今晨忽见转庵作,名与诗高同起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闭关(bì guān)的意思:闭关是指修行者或学者为了专心学习或修炼而隐居起来,不与外界交往。
不违(bù wéi)的意思:不违反,不违背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倡和(chàng hé)的意思:指倡导和平、调和的行为。
崇名(chóng míng)的意思:非常尊重和崇拜名声。
崇卑(chóng bēi)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物极其敬重和崇拜。
钝迟(dùn chí)的意思:指人的思维迟钝,反应迟缓。
古诗(gǔ shī)的意思:古代的诗歌作品
记实(jì shí)的意思:真实记录事实的意思。
襟期(jīn qī)的意思:形容人的胸怀宽广,心胸豁达。
科举(kē jǔ)的意思:科举是指古代中国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隶古(lì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文字和制度。
门教(mén jiào)的意思:指某一门派或学派的教义、学说。
全体(quán tǐ)的意思:指整个集体或群体的所有成员,表示全面、整体的意思。
却埽(què sào)的意思:形容事情或情况突然发生,出乎意料。
入室(rù shì)的意思:指被接纳、被录用、被收入某个单位或组织。
润色(rùn sè)的意思:修饰或改进以使之更加完美
埽门(sào mén)的意思:指隐藏、秘密的门道或技巧。
少学(shǎo xué)的意思:少学指学习的时间不长,程度不深。
沈酣(shěn hān)的意思:形容人入睡或陶醉得非常沉重。
圣门(shèng mén)的意思:指道德、学问或技能高超的门派、学府或机构。
升堂(shēng táng)的意思:指晋升到更高的地位或更高的级别。
诗记(shī jì)的意思:指诗文记述的方式或手法。
师说(shī shuō)的意思:指教师的教诲和指导。
庶几(shù jī)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某种情况或结果能够实现,但同时也意味着这种情况或结果可能并不容易实现。
霜降(shuāng jiàng)的意思:霜降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季进一步深入,天气渐冷,霜冻开始出现。在成语中,霜降常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了最后阶段。
水落(shuǐ luò)的意思:指水退去,比喻事情过去了,局势平静下来。
水流(shuǐ liú)的意思:指水的流动。
外和(wài hé)的意思:指外表和谐,内心不和。
未入(wèi rù)的意思:未曾进入或未达到某个境界或状态。
为学(wéi xué)的意思:为了学习而努力。
形容(xíng róng)的意思:用词语或语言描述事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
埙篪(xūn chí)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语或文章深奥难懂。
仰高(yǎng gāo)的意思:仰望高处,向上追求进步和成功。
一从(yī cóng)的意思:始终如一,毫不改变。
用心(yòng xīn)的意思:用尽心思,付出努力
有何(yǒu hé)的意思:询问原因或目的。
燥湿(zào shī)的意思:指天气闷热潮湿,或人的心情烦躁不安。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颛愚(zhuān yú)的意思:愚蠢无知,笨拙愚昧。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尊公(zūn gōng)的意思:尊敬公正的人,尊重公共利益。
- 鉴赏
此诗《王宣甫求崇斋扁榜仍索诗转庵之作先成即次韵为寄》出自宋代诗人许及之之手。诗中赞扬了王宣甫对学问的追求和崇斋对教育的执着。
首句“圣门教人亦多术”,开篇点明圣贤之道的多样性和深奥性。接着“由也升堂未入室”引用孔子弟子子由的例子,说明学习之路漫长且艰难,需要不断攀登,而“颜虽在寝犹仰高”则进一步强调了学习者应保持谦逊的态度,即使在休息时也不忘追求知识的高峰。
“火就水流随燥湿”运用自然现象比喻学习过程中的适应性,强调学习者应根据环境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接下来“但见终日不违愚,岂知庶几介如石”表达了对学习者持之以恒、不畏困难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学习者应像石头一样坚定,不轻易动摇。
“陶溪昨以崇名斋”点出王宣甫所求扁榜的地点,暗示其对学问的重视。“欲予隶古诗记实”表明诗人愿意通过诗歌记录这一事件,展现其对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今晨忽见转庵作,名与诗高同起日”提到转庵的作品,强调了其与崇斋的名声并驾齐驱,共同闪耀于学术之巅。接下来“崇斋少学用心苦,晚乃一扫科举习”赞扬了崇斋在年轻时刻苦学习,晚年摆脱科举束缚,追求更深层次的学问。
“霜降自然知水落,道损都忘为学益”以自然现象比喻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领悟,强调了学习者在不断探索中逐渐理解真理的过程。“一从崇卑悟师说,心已沈酣全体易”表达了学习者通过领悟师长的教导,心灵得到了升华,对整体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书扁外和转庵诗,不待形容有润色”表明诗人不仅为崇斋书写匾额,还创作了与转庵作品相呼应的诗歌,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艺术的追求。“忆昨尊公期类予,似我颛愚有何获”回忆了与王宣甫的交往,表达了对对方的敬佩之情。“老惭才衰惟钝迟,感君肯赴同襟期”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才能衰退的自谦,以及对王宣甫能够理解和支持他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王宣甫和崇斋的赞美,展现了对学问的热爱和对教育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姹莺娇 本名惜奴娇 山居述怀
泉石清幽,好个真游地。
香风散、彩云呈瑞。
日暖天和,更时有珍禽戏。
嘉致。
总妆点、山家况味。
外景充盈,内景还相契。
丹炉畔、虎龙交会。
女姹婴娇,频劝我、倾金液。
沈醉。
但高卧、晴霞影里。
满路花 谢昌黎道友访及
早年忘俗累。
云水寄天隅。
群峰藏弊舍、养痴愚。
寂寥孤淡,默默守如如。
深谢崇真友,步*携筇,不辞远访山居。
奈门风、冷落清虚。
相待礼全疏。
微言频劝谕、省区区。
前程路险,认取妙元初。
物物头头上,一段灵光,本来无欠无馀。
满庭芳 平州节使完颜骠骑命作醮,索词
和气融融,日迟风软,艳阳物景相宜。
园林铺秀,桃李正芳菲。
燕语莺声斗巧,黄金嫩、柳带低垂。
香风细,仙姿是日,分瑞向深闺。
神仪。
何秀发,温颜玉润,鹤态依稀。
志谦和慈惠,大善常持。
遐寿不须重祝,真元性、自有仙期。
俗缘断,人间梦觉,还去宴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