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昌甫·其十》
《次韵昌甫·其十》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老觉浮生空地隔,时来犹幸得书题

梦思百里身长遁,语别经年意转凄。

槐叶易风惊热恼莲根少水厌涂泥

何当整履苍苔滑,啸竹高凉手重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经年(jīng niá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时间

空地(kòng dì)的意思:指没有被占据或利用的土地或空间。

莲根(lián gēn)的意思:比喻人的美德或者品质隐藏在内心深处,不为外界所知。

梦思(mèng sī)的意思:梦想、思念

热恼(rè nǎo)的意思:指因为事情或情绪而感到烦恼、苦闷。

身长(shēn cháng)的意思:指人的身材高大。

书题(shū tí)的意思:指文章或书籍的题目。

涂泥(tú ní)的意思:涂抹泥土,指人或物被涂覆上泥土。

幸得(xìng de)的意思:表示因某种原因而得到幸运或幸福的结果。

语别(yǔ bié)的意思:指言辞的差别,即言辞的不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次韵昌甫(其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与友人分别后内心的凄凉与思念。

首句“老觉浮生空地隔”,诗人感叹岁月如流,自己已步入晚年,感到生命如同虚幻,与大地相隔,充满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和感慨。接着,“时来犹幸得书题”一句,虽然时光匆匆,但偶尔还能收到友人的书信,这让他在孤独中找到了一丝慰藉。

“梦思百里身长遁,语别经年意转凄”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相隔千里,梦境中也能与友人相聚,然而现实中却只能通过言语表达离别的哀愁,时间的流逝让这种情感更加深沉和凄凉。

“槐叶易风惊热恼,莲根少水厌涂泥”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的境遇。槐叶在风中摇曳,让人感受到夏日的炎热,而莲根在缺少水分的环境中生长,显得疲惫不堪。这两句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最后,“何当整履苍苔滑,啸竹高凉手重携”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憧憬。他希望有一天能再次与友人携手,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美好。整履,即整理鞋履,意味着准备出发;啸竹,即吹竹笛,象征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以及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向往。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试墨

长夏人虽厌,兹晨物所遭。

鸣蜩抱枝急,新燕出巢高。

衣葛宁嫌薄,驱蚊亦惮劳。

时时得一雨,蒸湿地生毛。

(0)

刘咸临秀才挽词·其一

刘子江南英,韵胜不友俗。

闭门诵诗书,户外无来躅。

昔我寄匡山,岩扉屏幽独。

君闻跨蹇驴,迢迢访深谷。

忘怀去畦畛,结好比松竹。

浮云事忽空,逝水难再复。

徒有箧中文,千秋成鬼录。

(0)

送曹宪州

山头红日照红旌,祖席仍歌塞上行。

慷慨有心终破敌,燕閒无事暂专城。

朔风动色骅骝健,秋水澄光宝剑轻。

万一羽书飞到郡,定烦方略取功名。

(0)

寒鸦

天清北风厉,日落乱鸦栖。

望远影如叠,听长声渐低。

月中惊不定,城上暗仍啼。

出处乘朝夕,应无失旦迷。

(0)

雪后

雪销吐膏润,日出春意归。

蔼蔼多时趣,融融含夕晖。

徘徊终林下,彷佛田野期。

天欢颇不减,吏隐亦庶几。

岁宴竟何事,浊酒但当挥。

(0)

游洛中内

洛阳宫殿郁嵯峨,千古荣华逐逝波。

别殿秋高风淅沥,后园春老树婆娑。

露凝碧瓦寒光满,日转觚棱暖艳多。

早晚金舆此游幸,凤楼前后看山河。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