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斥堠(chì hòu)的意思:斥责、指责。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独向(dú xiàng)的意思:独自朝着某个方向前进或行动。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梅蕊(méi ruǐ)的意思:指梅花的花蕊,比喻事物的精华、精髓。
谯楼(qiáo lóu)的意思:指官方建筑物,也用来形容高大的楼阁。
清寒(qīng hán)的意思:指贫困、清贫的生活状态。
霜清(shuāng qīng)的意思:形容天气寒冷,冰冷清澈。
乌鹊(wū què)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聚集,互相交流、讨论的场所。
夜柝(yè tuò)的意思:夜晚坚持不休息,工作到深夜。
异县(yì xiàn)的意思:指与周围的县市或地区不同,独特或异常的县城。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次韵和谦上人秋兴七首》中的第六首,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在外漂泊的孤寂之情。首句“故乡知己不曾逢”,直接抒发了对故乡亲朋好友的思念,未逢知己之感倍增愁绪。接着,“满目云山恨万重”描绘出诗人眼前景象,云山重重,更显离乡之远,心中的遗憾与哀愁如山高水长。
颔联“斥堠霜清寒夜柝,谯楼风急晓城钟”通过写景进一步渲染环境的凄冷,斥堠(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在霜寒中显得格外寂静,夜晚的梆声(柝)和清晨的城楼钟声,都透露出诗人孤独无依的境况。
颈联“此时绕树怜乌鹊,异县携家想駏蛩”借乌鹊和駏蛩(一种昆虫)表达思乡之情。诗人想象自己如同乌鹊绕树,形单影只,又设想家人在异地他乡,生活艰辛,如同駏蛩般劳碌。
尾联“独向晴檐问梅蕊,数枝和雪为谁容”以梅蕊自比,独自在晴檐下凝视梅花,感叹它们在雪中开放,不知是为了谁而美丽。这既是诗人自我心境的写照,也是对故乡亲友的深深牵挂。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在外生活的孤寂落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