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鸩杯,反令雏哭。
《汉谣四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商山四鸿”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鸿雁是群居动物,常被视为忠诚与和谐的象征,而“同哺雉鷇”则描绘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暗示着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姁翼既成,彘首宜秃”一句,转折突兀,似乎在暗示这种和谐并非长久维持,而是有着某种潜在的不公或牺牲。
接下来的“吁嗟鸩杯,反令雏哭”更是点睛之笔,通过比喻和对比手法,将“鸩杯”(毒酒)与“雏哭”(幼鸟的哭泣)联系起来,形象地表达了对社会不公、道德沦丧的强烈批判。毒酒本应是毁灭的象征,却意外地让无辜的幼鸟为之哭泣,这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同情,更是对整个社会道德失范的深沉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正义、公平的呼唤,语言凝练,寓意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批判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文殊台
芙蓉万尺花如铁,秋窗昼洒红霞屑。
螺顶仙人骑杖来,天衣晓带雪山雪。
帝遣神丁量海洗,绣锷斑棱生平砥。
一萍吹作浔阳城,半七疏为九江水。
高青直上一万重,绿瞳笑启金泥封。
烟重云骨不可去,怒鞭白雀恼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