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竹鹰的形象与心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活动。
首句“两翅纵横铁爪刚”,生动地刻画了竹鹰矫健有力的体态,其翅膀展开时如铁翼般坚硬,爪子锋利无比。这不仅展现了竹鹰的物理特征,也暗示了它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策略——依靠强大的力量和敏捷的动作来捕食猎物。
次句“为丛驱雀不知忙”,则揭示了竹鹰的生活习性。它忙碌于丛林之中,追逐着小动物,尤其是那些被它视为猎物的鸟类。这里的“为丛驱雀”形象地描绘了竹鹰在森林中穿梭、捕食的场景,同时也暗含了竹鹰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作为捕食者,它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三句“平生击搏成何事”,是对竹鹰一生行为的反思。这句话以一种略带讽刺的口吻,提出一个问题:竹鹰一生都在捕食,这样的生活有何意义?这不仅是对竹鹰行为的质疑,也是对自然界中所有捕食者生存方式的一种思考。它引发读者对生命价值、生存意义以及自然界食物链循环的深层思考。
最后一句“好近琅玕学凤皇”,则是对竹鹰行为的进一步解读。这里,“琅玕”指的是竹子,而“凤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高贵的神鸟。竹鹰接近竹子,试图模仿凤皇的行为,可能是在追求某种理想化的生存状态或身份认同。这一句既是对竹鹰行为的幽默描述,也蕴含了对动物行为背后动机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鹰这一特定生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生态、生命意义以及动物行为背后深层含义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玉漏迟.通宵
夜来人醉也,今宵灯月,恍然畴昔。
云洗天空,三匝灯金月璧。
香飘越女吴姬,弄春声、秦箫楚笛。
闹穰穰、玉宇尘飞,瑶阶人集。
更忘眠怜夜饮,醉月影西沉,漏声残滴。
月色灯辉,百岁几番同得。
一度春光过了,增一遍、消磨堪惜。
况明朝,风景又非今夕。
满江红·其一拜岳鄂王墓敬和原韵
铁骑春寒,英雄恨、何时始歇。
对万古、日飞潮射,抗忠比烈。玉剑气横难度水。
灵旗夜卷朱仙月。念青衣、毳帐是何人,关情切。
金牌愤,风波雪。社稷事,东窗灭。
叹一堆黄土,河山顿缺。
五国冰长封马角,九天雨又吹龙血。
忆当年,壮发怒云高,摇双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