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蹙飞船影,山挂垂轮月。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于金陵之滨,顺流而行,远离城郭的情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拨棹金陵渚”,以“拨棹”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驾船启程,前往金陵洲边的情景,充满了动感和生活气息。“拨”字简洁有力,既传达了划桨的动作,也暗示了诗人对新旅程的期待与决心。
次句“遵流背城阙”,“遵流”表明诗人沿着河流前行,“背城阙”则说明他正离开城市的喧嚣与繁华,走向更为宁静的自然世界。这两句通过对比城市与自然,表达了诗人寻求心灵归宿的愿望。
接下来的“浪蹙飞船影”,描绘了船只在波涛中航行的景象。浪花拍打着船身,船影在水面跳跃,动态的画面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风浪的节奏与力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欣赏。
最后一句“山挂垂轮月”,将山与月巧妙结合,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壮丽的画面。月亮如同悬挂于山巅的圆盘,不仅照亮了夜空,也为诗人的心灵带来了一丝慰藉。这里的“垂轮月”不仅描绘了月相之美,也暗含了时间的流转与宇宙的宏大,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城市到自然的转变过程,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平静的旅程。它不仅是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更蕴含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感寓·其五
茫茫元会间,造化竟谁尸。
昏旦既不爽,寒暑无或移。
至诚本无息,庶类自蕃滋。
日月相代明,阴阳岂参差。
岳山坯厥气,江河分厥支。
雷霆布厥威,风雨行厥时。
圣人今在上,天心与相宜。
八万六千岁,悠悠无尽期。
游仙谣
三花珠树春云香,琼楼十二凝寒光。
灵童双吹白玉管,鹤背稳驾朝虚皇。
虚皇身著云锦裳,手持北斗斟天浆。
素娥两两鼓瑶瑟,綵軿绕绕飞鸾凰。
历览须臾遍八荒,回首更欲攀扶桑。
阆风玄圃隔尘世,海波万里空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