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吟三首·其二》
《再吟三首·其二》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菱角鸡头荐晚杯,诗成不受片云催。

青裙自约弥明喜,更上西楼看月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鸡头(jī tóu)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形象或状态像鸡头一样,形容短小、低微、不起眼。

菱角(líng jiǎ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突出、出众。

片云(piàn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孤立的一片云彩,也比喻孤立无援或独自一人。

青裙(qīng qún)的意思:形容女子年轻貌美。

自约(zì yuē)的意思:主动约定规定自己的行为准则或约束自己的行为

注释
菱角: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可食用。
鸡头:指鸡头米,一种水生植物的种子,也用于烹饪。
荐:进献,此处指享用。
晚杯:夜宵或晚餐时的饮酒。
片云:一片云彩,象征打扰或打断。
自约:自我约定,主动提出。
弥明:明亮,这里可能指月光。
更上:再上,表示进一步行动。
西楼:西方的高楼,常用来寓意月亮升起的地方。
翻译
菱角和鸡头米作为夜宵,我慢慢品尝着美酒,诗兴正浓不愿被片云打扰。
穿着青裙的女子独自欢喜,她提议登上西楼赏月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闲适自得中对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开篇“菱角鸡头荐晚杯”,通过对菱角和鸡头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简单饮食生活的欣赏和享受,同时也是对清贫生活的一种颂扬。而“诗成不受片云催”则表达了诗人创作时的心境,从容不迫,不受外界干扰,自然流露。

接着,“青裙自约弥明喜”,这里的“青裙”通常指的是月下清风中飘扬的衣袂,或是比喻诗人的心情。自约意味着内心的自律和约束,而“弥明喜”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状态的喜悦之情,是一种超脱世俗纷扰后的精神愉悦。

最后,“更上西楼看月来”,诗人不仅在室内享受着诗意的生活,更是在夜晚攀登西楼,去欣赏那逐渐升起的明月。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象征着诗人心灵的高远和清澈。

整首诗通过生动鲜活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闲暇时光中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生活、自然和艺术创作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题寿安南馆

明蒙竹间亭,天暖幽桂碧。

云生四面山,水接当阶石。

湿树浴鸟痕,破苔卧鹿迹。

不缘尘驾触,堪作商皓宅。

(0)

宫词一百首·其四十九

两楼相换珠帘额,中尉明朝设内家。

一样金盘五千面,红酥点出牡丹花。

(0)

琵琶行

何人斸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

一弹决破真珠囊,迸落金盘声断续。

飘飘飖飖寒丁丁,虫豸出蛰神鬼惊。

秋鸿叫侣代云黑,猩猩夜啼蛮月明。

潏潏汩汩声不定,胡雏学汉语未正。

若似长安月蚀时,满城敲鼓声噒噒。

青山飞起不压物,野水流来欲湿人。

伤心忆得陈后主,春殿半酣细腰舞。

黄莺百舌正相呼,玉树后庭花带雨。

二妃哭处山重重,二妃没后云溶溶。

夜深霜露锁空庙,零落一丛斑竹风。

金谷园中草初绿,石崇一弄思归曲。

当时二十四友人,手把金杯听不足。

又似贾客蜀道间,千铎万磬鸣空山。

未若此调呦呦兮啁啁,嘈嘈兮啾啾。

引之于山,兽不能走。吹之于水,鱼不能游。

方知此艺不可有,人间万事凭双手。

若何为我再三弹,送却花前一尊酒。

(0)

纱窗恨·其一

新春燕子还来至,一双飞。

垒巢泥湿时时坠,涴人衣。

后园里看百花发,香风拂,绣户金扉。

月照纱窗,恨依依。

(0)

山中言事寄赠苏判官

寸心似火频求荐,两鬓如霜始息机。

隔岸鸡鸣春耨去,邻家犬吠夜渔归。

倚松长啸成疏拙,拂石欹眠绝是非。

执爨纵曾炊橡实,纫针曾解补荷衣。

常凭早月来张烛,亦假清风为掩扉。

多是元瑜怜野贱,时回车马发光辉。

(0)

德政上睦州胡中丞

上德由来合动天,旌旗到日是丰年。

群书已熟无人似,五字研成举世传。

莫道政声同宇宙,须知紫气满山川。

岂唯里巷皆苏息,犹有恩波及钓船。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