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怜神俊故屡称,我今赋虎亦有徵。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抱石(bào shí)的意思:抱着石头。
不瞑(bù míng)的意思:不愿看到、不忍目睹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惨淡(cǎn dàn)的意思:形容景象、气氛、前景等非常凄凉、无望。
伥鬼(chāng guǐ)的意思:指邪恶的灵魂或恶鬼。
澄清(chéng qīng)的意思:指通过解释、证明等方式来消除误解或疑虑,使事情变得清楚明了。
出典(chū diǎn)的意思:
[释义]
(名)典故的来源,出处。
[构成]
动宾式:出|典
[例句]
“扶摇直上”这个成语的出典见《庄子·逍遥游》。(作主语)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倒插(dào chā)的意思:指事物顺序颠倒或逆向插入
得名(dé míng)的意思:获得名字或称号
典刑(diǎn xíng)的意思:指法律规定的刑罚。
尔来(ěr lái)的意思:自从那时以来;从那个时候开始。
风生(fēng shē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风度翩翩,举止优雅。
抚膺(fǔ yīng)的意思:抚摸胸口,表示悲痛、懊悔或惊奇。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何物(hé wù)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的真实面目、本质;也可以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疑问、质疑。
户庭(hù tíng)的意思:指家庭和睦、家风好。
画师(huà shī)的意思:在作品或计划的关键部分加上精彩的点缀,使之更加完美。
棘荆(jí jīng)的意思:指棘手、困难。
夹镜(jiā jìng)的意思:夹在两者之间,形容处境尴尬或难以取舍。
间道(jiàn dào)的意思:指迂回的小路,也比喻巧妙的手段或方法。
金天(jīn tiān)的意思:指非常富有或财富丰厚。
可行(kě xíng)的意思:指某种行动或计划有可能成功或实施的意思。
酷爱(kù ài)的意思:非常热爱、非常喜欢
沥血(lì xuè)的意思:指付出巨大的努力、付出血汗。
凛凛(lǐn lǐn)的意思:形容寒冷、严寒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势威严、严肃庄重的样子。
猛士(měng shì)的意思:指勇猛的士兵或英雄人物。
猛气(měng qì)的意思:形容气势非常强盛,威力极大。
磨牙(mó yá)的意思:形容非常生气或愤怒。
乃是(nǎi shì)的意思:表示某个事物或情况的确实、不容置疑。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前身(qián shēn)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人的以前的形态、状态或身份。
山灵(shān líng)的意思:形容山中的神灵或山间的灵异之物。
少陵(shǎo líng)的意思:指被贬谪或流亡的人。
射虎(shè hǔ)的意思:指勇敢而有决断力的人,能够迎难而上,解决困难和危险。
神俊(shén jùn)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非常聪明和机智。
神采(shén cǎi)的意思:形容人的神情或气质非常出色,光彩照人。
生狞(shēng níng)的意思:形容面容凶恶、狰狞可怖。
诗家(shī jiā)的意思:指擅长写诗的人,也可指诗人或诗歌家。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四座(sì zuò)的意思:指四座山或四座楼,形容高大壮丽的景象或气势雄伟的建筑物。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头颅(tóu lú)的意思:头部,脑袋。
威棱(wēi léng)的意思:形容威严、庄重,有威力的样子。
卧伏(wò fú)的意思:指隐藏在地下或草丛中,等待时机的人或事物。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牙不(yá bù)的意思:指一个人非常固执,不肯改变自己的意见或立场。
要得(yào de)的意思:能够得到想要的东西或结果。
伊昔(yī xī)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往事。
阴风(yīn fēng)的意思:指不吉利的风光或预兆。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张磔(zhāng zhé)的意思:指把人的腿用木杠扳开,折磨残害。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坐令(zuò lìng)的意思: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坐而不动却能使对方遵从自己的命令。
- 鉴赏
此诗《赵邈龊伏虎图行》由元代诗人郝经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伏虎图。诗中以南山射虎的典故开篇,引出对一幅名为“伏虎图”的赞叹。画师的技艺仿佛将山灵的灵魂融入画中,使得虎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诗中详细描述了虎的姿态与特征:虎身蹲踞,怒尾倒插,铁须张扬,赤吻滴血,眼神锐利,仿佛能穿透纸面,展现出一股凛冽的气势。虎的姿态既有静卧的安详,又有欲腾的凶猛,爪子深深嵌入石角,双目瞪视,不为所动。虎身周围环绕着寒电与阴风,更增添了其威严与神秘感。
诗人通过这幅画,表达了对虎这种猛兽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勇猛之士能够建立太平盛世的期望。诗中提到的“伊昔诗家杜少陵”,即唐代诗人杜甫,他以擅长描绘马和鹰而著称,此处借以表达对虎的赞赏。然而,在现实世界中,诗人感叹道路充满棘荆,警示人们在追求理想时可能会遭遇种种困难与挑战。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画作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