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王 伯 伦 应 制 授 正 字 归 唐 /岑 参 当 年 最 称 意 ,数 子 不 如 君 。战 胜 时 偏 许 ,名 高 人 共 闻 。半 天 城 北 雨 ,斜 日 灞 西 云 。科 斗 皆 成 字 ,无 令 错 古 文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天(bàn tiān)的意思:指很长时间或很久的时间。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称意(chēng yì)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心意相符,符合自己的要求。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古文(gǔ wén)的意思:
◎ 古文 gǔwén
(1) [classical literature]
(2) 上古的文字。泛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
宣王太史 籀箸(今“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或异。—— 汉· 许慎《说文解字·序》
(3) 指秦以前的文献典籍
(4) [prose in the classical literary style]∶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
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鲁迅《人生识字糊涂始》
(5) [Chinese script before the Qin Dynasty(221-207B.C.)]∶汉朝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科斗(kē dòu)的意思:形容人们争斗激烈,力量相当。
名高(míng gāo)的意思:声誉很高,名望显赫。
如君(rú jūn)的意思:如同君主一样,有权力、有威严。
无令(wú lìng)的意思:没有约束或指令,自由自在。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战胜(zhàn shèng)的意思:战胜指克服敌人、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 注释
- 当年:往昔的岁月。
称意:感到满意或得意。
数子:众多的人。
不如君:比不上你。
战胜:在战斗中获胜。
时偏许:时常受到特别的赞许。
名高:名声响亮。
人共闻:人们共同知晓。
半天:空中,半空中。
城北:城市北面。
雨:雨水,这里指下雨的情景。
斜日:夕阳,傍晚的太阳。
灞西:灞水之西,灞河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东郊,这里用作地名。
科斗:科斗虫,古代对蝌蚪的别称,形状像篆书的字形。
皆成字:都能形成文字。
无令:不要让。
错古文:古文出现错误,这里比喻保持传统文化的准确性。
- 翻译
- 回想当年最得意之时,诸多人中无人能比得上您。
战场上常能偏得胜利的赞许,您的威名众人皆知。
城北的雨似乎飘洒在半空,夕阳下灞水西边云霞满天。
如同科斗虫般的古文字,都应被正确书写,不要让它们在传承中错乱。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名为《送王伯伦应制授正字归》。从诗中可以看出,岑参是在赞美王伯伦的文采和才能,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不舍和期许。
“当年最称意,数子不如君。”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王伯伦才华的最高评价,认为他在当时是最出众的人物,即使有其他人才,也无法与之相比。
“战胜时偏许,名高人共闻。”这两句强调了王伯伦的成就和声望,他的功绩是在战争中取得的,所以他的名字和地位都是公认的。
“半天城北雨,斜日灞西云。”这里描绘了一种分离的情景,城北下雨,太阳偏西,云彩散漫,这是送别时常见的景象,也隐含着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
“科斗皆成字,无令错古文。”这两句则是在肯定王伯伦的文学才能,他的作品无不工整,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符合古典文学的规范。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是对朋友才华的赞美,也蕴含了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暮秋舟次南皮故人太末赵宗鲁以别驾经略河渠邀集行馆话旧并命小奚拨阮放歌酣畅达曙即席赋赠二章·其二
促膝谈心宛故庐,雕栏香阁夜踌躇。
千家海色尧封近,九派河流禹凿馀。
啸引雄风来大陆,歌延明月下前除。
腰间漫诧虔刀在,咫尺甘泉揽佩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