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种竹月馀稍觉憔悴恐有不安意用前韵慰之·其三》
《种竹月馀稍觉憔悴恐有不安意用前韵慰之·其三》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春泥过雨落花香,根下行鞭想渐长。

正好峥嵘露头角,休教俗眼凄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露头(lù tóu)的意思:指事物初现或显露出来。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俗眼(sú yǎn)的意思:指世俗的眼光或常人的眼睛。

头角(tóu jiǎo)的意思:指年轻人崭露头角,展现出的才华和能力。

下行(xià xíng)的意思:往下走,下降。

眼笑(yǎn xiào)的意思:指在心里笑,但不敢发出声音或表露出来的笑容。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正好(zhèng hǎo)的意思:刚好符合预期或需要;恰好

露头角(lù tóu jiǎo)的意思:指才华、能力等开始显露出来,开始受到别人的注意和重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过后,泥土中竹笋破土而出的生机勃勃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从萌芽到成长的过程,充满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与敬畏。

首句“春泥过雨落花香”,描绘了春雨之后,泥土湿润,花朵在雨水的滋润下散发出阵阵香气的美丽画面,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次句“根下行鞭想渐长”,将视角转向地下,想象着竹笋在泥土深处悄然生长的情景,表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接着,“正好峥嵘露头角”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竹笋破土而出,露出尖尖的竹叶,展现出勃勃生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休教俗眼笑凄凉”则表达了诗人对竹子成长过程中的担忧,希望人们能够欣赏并理解竹子所代表的生命力与美好,避免因世俗眼光而忽视或嘲笑其成长过程中的脆弱与不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思考,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之美,也蕴含了对人生、对成长过程的深刻感悟,鼓励人们以开放的心态去欣赏和尊重生命的各种形态。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咏鹤·其三

一种清癯野性全,寒汀寂立迥翩翩。

松风吹过惊秋冷,涧水听残顾影怜。

懒甚不寻沧海梦,病馀閒对白云眠。

谁教骨格长如此,却笑人间浪学仙。

(0)

东郊迎春·其二

春自蓂阶发,趋跄鹓鹭行。

明堂居左个,青玉祀勾芒。

耒耜先民力,羲和驭日长。

微臣天万里,何以颂陶唐。

(0)

南巡纪事·其四

罗汉云中塞,天关第一重。

林幽深踞虎,潭静隐蟠龙。

马辟芦间道,塘虚竹外烽。

鸟鸣讶行色,同出翠微峰。

(0)

台湾吟·其三

山花满插鬓头光,蛮妇蛮童一样妆。

久嚼槟榔牙齿黑,新成曲糵口脂香。

草间察节知风色,日下承暄度岁霜。

独有生男无喜处,女郎求室迓儿郎。

(0)

游海会寺次楸村韵·其二

野趣自清旷,丰年情不同。

泉新茶碗碧,火宿石垆红。

眺海三层阁,栽花半亩宫。

息心尘外赏,远屿夕烟空。

(0)

彰化八景

牛触高峰两壁攒,虎溪中出水流寒。

每逢三月添霪雨,定遣重山走汎湍。

怒撼奔雷声浩浩,猛归沧海势漫漫。

行人过此常惊胆,黯淡如何又一滩。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