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献碧出孤岫,夕鸟拖红投暝林。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苍烟(cāng yān)的意思:形容农村或山林中炊烟或火焰的景象。
朝日(cháo rì)的意思:早上的太阳,比喻新时代的光明和希望。
从龙(cóng lóng)的意思:指一个人离开原有的势力、背叛原来的朋友,投靠更有权势的人。
风韵(fēng yù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优雅。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化鹤(huà hè)的意思:指人或物经过变化而变得高尚或优美。
孔明(kǒng míng)的意思:指智慧超群的人,也可以表示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枯树(kū shù)的意思:指树木干枯、失去生机的状态,用来形容事物没有希望、没有活力或已经衰败。
南子(nán zǐ)的意思:指孩子或儿子。
然则(rán zé)的意思:表示转折关系,用于引出后面的事情或观点。
松大(sōng dà)的意思:形容心情放松,不再紧张或担心。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萧森(xiāo sē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没有人声喧哗的样子。
瑶月(yáo yuè)的意思:指明亮如瑶石的月亮,比喻美好的月光。
幽禽(yōu qín)的意思:幽静的鸟类,比喻隐居、不事非非的人。
有志(yǒu zhì)的意思: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月影(yuè yǐng)的意思:指月光下的影子,比喻不真实、虚幻的事物。
知化(zhī huà)的意思:指人才渊博,学问深广,具有广博的知识和高深的修养。
终久(zhōng jiǔ)的意思:最终、最后
作霖(zuò lín)的意思:指做出伪装或假装的行为,隐藏真实意图。
千岩万壑(qiān yán wàn hè)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峰峦叠嶂的景象。
- 注释
- 千岩:众多山岩。
万壑:无数山谷。
洞口:洞穴入口。
幽禽:幽静的鸟儿。
瑶月:明亮的月亮。
大静淡:宏大而宁静。
琅风:清凉的风。
萧森:声音宏大。
暮云:傍晚的云。
孤岫:孤独的山峰。
夕鸟:傍晚的鸟。
暝林:昏暗的树林。
孔明:诸葛亮。
朝日:朝阳。
安石:王安石。
作霖:救世雨。
从龙:追随龙。
化鹤:变为仙鹤。
先生:指诗人自己。
终南子:终南山隐士。
苍烟:青烟。
何处:哪里。
- 翻译
- 千山万谷深又深,洞口枯枝鸟儿鸣
月光洒在松林静悄悄,清风吹过竹叶夜声森
傍晚的云彩献上碧绿,孤峰上鸟儿披红归林
诸葛亮终究会迎来朝阳,王安石不来谁能救世霖
跟随龙虽有雄心壮志,但化鹤之心已不再有
先生并非终南山隐士,满洞青烟何处寻觅他的踪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宁静图景。开篇“千岩万壑深复深”便设定了一个层次丰富、回环往复的山谷空间,给人以深邃莫测之感。“洞口枯树鸣幽禽”则透露出一丝生机,枯树成为了鸟儿栖息的所在,增添了一份野趣。
接着,“瑶月影松大静淡”描绘了一个清冷而宁静的夜晚场景。这里的“瑶月”可能指的是明亮如玉的月光,它映照在松树之上,使得整体氛围更加淡雅安详。而“琅风韵竹夜萧森”则以风声与竹音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凉而又略带忧郁的情绪。
诗人接着写道:“暮云献碧出孤岫,夕鸟拖红投暝林。”这里的“暮云”和“夕鸟”都在不经意间映衬出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活力。山岫在暮色中显得更加突兀,而归巢的鸟儿则带着晚霞的余晖,增添了一抹温暖。
紧接着,“孔明终久须朝日,安石不来谁作霖。”这两句诗中,孔明和安石都是历史人物,但在这里被用来象征着期待与失望。孔明指的是诸葛亮,他的“终久”暗示了一种长久的等待,而安石则是比喻不再出现的人物,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某种事物或人物的渴望以及可能的失落。
最后,“然则从龙虽有志,定知化鹤亦无心。先生不是终南子,满洞苍烟何处寻。”这里的“从龙”和“化鹤”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他们代表了追求与转变。但诗人却说自己“不是终南子”,终南子是道教中的仙人,这里可能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望。而“满洞苍烟何处寻”则是一种对这种超脱状态的探索和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意境。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邃,是一首充满哲思与审美趣味的山水田园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