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诗《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其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虽未直接提及“博物张华不易逢,十年京洛少从容”这一句,但其意境与情感却与之相呼应。
诗中通过“博物张华不易逢”,表达了对知识渊博、见识广博之人的渴望与敬仰之情,暗含了对自身未能亲遇如此人物的遗憾。接着,“十年京洛少从容”则描绘了在繁华都市中,时间流逝,自己未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从容,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易逝、生活忙碌的感慨。
“当时未得丰城剑”,此处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宝剑丰城剑,象征着对某种理想或机遇的追求与未得之感,暗示了诗人对于某些目标或机会的渴望与未能实现的失落。
“已识云间陆士龙”,“陆士龙”为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陆机的字,这里以“云间”形容陆士龙的才华横溢,表达了诗人对高雅才情的向往与认同。整句意在表明,尽管未能亲自得到丰城剑,但已经认识并欣赏到了像陆士龙这样的杰出人物,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层面追求的重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知识、才华、机遇以及内心平静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月夜与客饮千人石
千人石上来多矣,岂知月夜尤奇伟。
纤尘不动万籁寂,冷然一片潇湘水。
平铺宝簟光莹滑,脚踏白云飞不起。
又如蓝田种玉生未齐,璆琳琅玕高复低。
楼台林影互亏蔽,恍如龙象如狻猊。
众宾兴起歌且舞,持杯互劝行相携。
歌声上遏行云断,舞袖翩跹影凌乱。
僧房有客窃睨之,疑是群仙降霄汉。
生公说法今安在,巨石低头向人拜。
一方明月还可庭,空色元来本无坏。
举杯问月月不言,剑池龙化石依然。
吴王已去那复管,付与吾人一醉眠。
和林见素次苏子卿见寄之韵四首·其二
夜光忽暗投,按剑知无因。
倾盖苟如旧,异世为同人。
昔君向远谪,可赎人百身。
纷纷燕蝠辈,相争错晨昏。
对面不相见,肥瘠越与秦。
所愿崇明德,皓首期日新。
物理有相感,波间跃蕤宾。
嗟嗟皇甫规,岂是中州人。
谁云闽吴远,眄睐心所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