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寒山寺·其一○九》
《拟寒山寺·其一○九》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可怜等人不善不恶

一边参禅,一边取娱乐。

贵得生死间,都不受寂寞

此云痴种子,要觅扬州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善(bù shàn)的意思:不擅长、不熟练、不善于某种技能或行为。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

参禅(cān chán)的意思:指修行禅宗,参悟佛法,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

痴种(chī zhǒng)的意思:指愚昧无知的人,形容思想愚蠢、无法理解事理的人。

等人(děng rén)的意思:等待别人的到来或行动。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要觅(yào mì)的意思:寻找,寻觅

一等(yī děng)的意思:最高级别或最高品质的等级。

一边(yī biān)的意思:表示同时或者同时进行的意思。

种子(zhǒng zi)的意思:种子是植物繁衍后代的基本单位,也可以比喻事物的起源或根源。

扬州鹤(yáng zhōu hè)的意思:形容人的风度高雅,举止优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人,他们既不善也不恶,处于一种微妙的生活状态中。他们一方面在谈论参禅,追求精神的提升与内心的平静;另一方面,他们又寻求娱乐,享受世俗的乐趣。这种生活态度似乎在生死之间找到了平衡,既不过于沉溺于世事,也不完全脱离尘俗,避免了孤独和寂寞。

诗人用“痴种子”来形容这群人的内心状态,暗示他们可能在追求某种理想或目标时显得有些盲目或迷失方向。而“扬州鹤”则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或理想境界。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思考和评价,既有对其追求精神层面的肯定,也对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疑问。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送梁以顺使还

癖病栖迟只卧家,空山先动使臣槎。

寒云塞北三冬雁,春水淮南二月花。

已见兵戈伤岁暮,定将民瘼达重华。

汉京冠盖相仍旧,溟国音书属望赊。

(0)

喜李三洲自蜀回·其一

领略名山得更奇,仙姿灵质夙深期。

青城道士多相识,新写参同注疏归。

(0)

临清赠张宪副同年

握符明府重儒绅,漳水齐封动四邻。

尊俎诗篇供暇日,旌旗杨柳映深春。

雄关自具临淄甲,博带谁为稷下人。

笑却迂生成懒癖,早从明主乞闲身。

(0)

西湖十咏·其四保叔寺

寺名保叔瞰西湖,北望临安忆故都。

钱氏只今何处觅,阇梨空整旧浮图。

(0)

兰亭

会稽山水佳,东晋乃多贤。

清芬驻林浒,散逸同云烟。

石刻昔所见,彷佛如所传。

世远道已湮,父老犹能言。

短篁自丛翳,骈山更苍妍。

养浩贮深望,匡居岂徒然。

君看东山出,淮海无腥膻。

(0)

金华山

忆昔初平子,蚤龄弃人间。

草木自为侣,烟霞驻容颜。

珠宫上丹书,玄阁跻仙班。

兄弟顾不违,灵踪杳难攀。

至今山上石,犹似牧羊还。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