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江 陵 望 幸 唐 /杜 甫 雄 都 元 壮 丽 ,望 幸 欻 威 神 。地 利 西 通 蜀 ,天 文 北 照 秦 。风 烟 含 越 鸟 ,舟 楫 控 吴 人 。未 枉 周 王 驾 ,终 期 汉 武 巡 。甲 兵 分 圣 旨 ,居 守 付 宗 臣 。早 发 云 台 仗 ,恩 波 起 涸 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地利(dì lì)的意思:指地理位置优越或地形地势适宜。
恩波(ēn bō)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特指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汉武(hàn wǔ)的意思:指统一战国后的中国,由汉朝创立,以汉武帝刘彻为代表。
涸鳞(hé lín)的意思:形容非常稀少,几乎绝迹。
居守(jū shǒu)的意思:指在固定的地方居住或守卫。
甲兵(jiǎ bīng)的意思:指军队或武器装备。
圣旨(shèng zhǐ)的意思:指皇帝的命令或旨意,也用来形容权威的决定或指示。
天文(tiān wén)的意思:指极大的数目或数量。
望幸(wàng xìng)的意思:希望得到幸福或好运。
王驾(wáng jià)的意思:指皇帝乘坐的马车。
威神(wēi shén)的意思:形容威武神奇,力量强大,威严无比。
吴人(wú rén)的意思:指江苏地区的人。也用来形容江苏人的品质和特点。
雄都(xióng dōu)的意思:指一个地方繁荣昌盛、充满活力的城市。
越鸟(yuè niǎo)的意思:比喻有志向的人,能够超越现状并取得成功。
云台(yún tái)的意思:云台原指高山上的云雾,后来比喻高耸的台阶。成语“云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高大宏伟。
终期(zhōng qī)的意思:指最后的阶段,最终的时期。
舟楫(zhōu jí)的意思:指船和桨,比喻同舟共济、共同努力。
壮丽(zhuàng lì)的意思:形容景色、事物等宏伟、美丽、壮观。
宗臣(zōng chén)的意思:指忠诚于君主的臣子,也用来形容忠心耿耿的人。
- 翻译
- 宏大的京都元气壮美,期待着君王的降临带来威严神采。
地理位置优越通往蜀地,天文星象指引北方秦川。
风烟中隐藏着越地的飞鸟,舟船控制着吴地的人们。
没有白费周王的车驾,最终会如汉武帝般巡游四方。
军事部署遵循圣意,守护重任交付给宗室重臣。
清晨从云台出发,皇恩如春水润泽干涸的鱼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壮的城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强盛和领袖英明的向往。开篇“雄都元壮丽,望幸歘威神”直接展现了诗人心中理想中的伟大都城及其非凡的气势。接着“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则是从地理和天文角度强调这座城市的重要性,它不仅连接着西方的蜀地,也映照着北方的秦地,显示出其在国家格局中的战略位置。
“风烟含越鸟,舟楫控吴人”一句,则转向了对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的描写。这里的“风烟”营造了一种迷离的氛围,而“越鸟”则可能象征着南方的文化或是诗人的某种情感寄托。“舟楫控吴人”则表现出水路交通的繁忙和对外来者的管理。
“未枉周王驾,终期汉武巡”一句,通过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于古代圣君贤相的怀念。周文王、周武王是西周时期的两位杰出君主,而“汉武巡”则指的是汉武帝刘彻,他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汉朝的一个鼎盛时刻。
“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则转向了国家的军事和政务。这里的“甲兵”代表着精锐的军队,而“分圣旨”则表明这些军队受到了皇帝的直接指挥。“居守付宗臣”则强调了对忠诚官员的信任,体现出国家机制的运作。
最后,“早发云台杖,恩波起涸鳞”一句,通过“早发云台杖”,表现了诗人对于朝廷早晨执掌权力的描绘,而“恩波起涸鳞”则可能象征着政策的宽松或是君主对民众的慈悲。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历史情怀,也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燕山亭.芜湖雨夜过朱草衣旧宅
川后停波,屏翳送寒,摇荡澄江青雾。
桥外数椽,藓蚀苔殷,映带柳塘花捂。
燕子归来,知认否、当年谁主。无语。
衔落蕊迎风,缭垣低度。
怊怅孤客凄清,听瑟瑟萧萧,夜窗声苦。
梁市阮厨,烛掩香销,知他故人何处。
他日相逢,难说尽、别离情绪。思汝。
同听者、半宵春雨。
天宁寺
穹标千朱鸟,嵓镇峙黄甸。
迢递屡劫馀,旷望千里见。
威神翊栋宇,丹梯凌栈齴。
隋荒戒不远,秦馀迹可践。
宇内骋良图,异人侧延盼。
混迹渔樵流,中备帷幕选。
叱咤兴风云,指麾定京县。
岂徒人谋胜,寔以觉力显。
曩基有增饰,故池仍重穿。
金骨永不焚,智灯夜犹炫。
弓剑归鼎湖,丹书閟净院。
古瓦苍鼠窜,寒林夕鸟啭。
玄运有兴衰,浮生信露电。
迷川藉津航,尘海孰漂转。
穷途创奇观,临风泪如霰。
十六夜补之席上赏月分韵得水字
长风吹燕树,月色浩如水。
华堂彻明烛,飞轩集同轨。
金波散窗户,琼筵一何绮。
兴随虚籁发,歌逐流云起。
清辉虽可悦,亏盈自兹始。
人事有代谢,况乃幽玄理。
惟恐秋已深,严霜被兰芷。
默坐闻疏砧,孤怀渺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