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辩士(biàn shì)的意思:指能够辩论、辩解的人,也指善于争辩的人。
秉志(bǐng zhì)的意思:秉志指坚持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不受外界干扰,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独卧(dú wò)的意思:独自一人躺卧。
匪席(fěi xí)的意思:指强盗的席地而坐,形容恶人嚣张跋扈,肆无忌惮。
金璧(jīn bì)的意思:指非常珍贵的东西,比喻宝贵的财富或重要的人才。
盘陀(pán tuó)的意思:形容行动迟缓,动作迟缓。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若此(ruò cǐ)的意思:如此;这样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有益(yǒu yì)的意思:对于身心健康有好处或对于个人、社会有积极影响的。
知我(zhī wǒ)的意思:了解我自己
盘陀石(pán tuó shí)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坚固不可摧毁。
- 注释
- 秉志:坚守志向。
匪席:不是随波逐流,指有独立立场。
浪造:随意营造,自由生活。
盘陀石:巨大而崎岖的石头。
辩士:善于言辞的人。
金璧:贵重的金银玉器。
凿墙植蓬蒿:在墙上开洞种草,比喻不切实际的行为。
若此非有益:这样做没有好处。
- 翻译
- 坚定信念不能动摇,要知道我并非随波逐流之人。
我在山林间自由自在,独自躺在巨大的岩石上。
有游说者前来劝导,催促我接受金银财宝。
如果在墙壁上开洞种草,这样的行为并无益处。
- 鉴赏
这段文字出自唐代诗人寒山的作品,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首句“秉志不可卷”表达了坚持个性和信念不被外界所动摇的决心。接着“我匪席”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独立自主的生活状态,不愿随波逐流。
“浪造山林中,独卧盘陀石”生动描绘了诗人隐居自然、放纵自我的景象。“辩士来劝余,速令受金璧”则展示了一种外界对诗人的诱惑或劝说,试图以物质利益改变诗人的生活选择。
最后两句“凿墙植蓬蒿,若此非有益”通过对比凿开墙壁来栽种蓬蒿(一种野草)的无用劳动,暗喻了世俗的诱惑和物质追求对于诗人精神世界的干扰是没有意义的。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珍视,以及对于外界喧嚣与物欲的超然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十四午烈日方中忽下小雹既乃继以阴雨
万点潇疏拂瓦鸣,忽疑眼际变阴明。
中元神鬼入炎城,飒飒风前叹息声。
苍梧云色愁千里,春去秋来烟若水。
草芳何意泫王孙,枫赤偏能惊帝子。
举头北望见虞山,可有双娥在竹间。
君看雨后千千泪,使人空忆断肠班。
采茶女郎行
小姑青丝初覆肩,阿姊勒帛横胸前。
秃襟细苧薄如雾,芳春调笑茶畦边。
畦树荫疏风日暖,江天雨过黄芽短。
纤手盈盈折露梢,倾筐只觉含情远。
溪桥草色绿参差,赢得行人问路歧。
娇嗔不语潮红晕,无限春愁两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