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溪桥梅》
《溪桥梅》全文
元 / 周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清溪有客偶相招步屧微吟画桥

花覆石阑晴雪坠,香浮冰涧冻云飘。

边人立停兰棹,树下仙迎吹玉箫

不见当年题柱者,担头折得唱归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人(biān rén)的意思:指在边境地区生活的人。

步屧(bù xiè)的意思:指行走时脚步不稳,摇摇晃晃的样子。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担头(dān tóu)的意思:指担子的头部,比喻事情的重要部分或核心。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冻云(dòng yún)的意思:形容天空寒冷,云彩凝结成冰。

画桥(huà qiáo)的意思:指用笔墨勾画出的桥梁,比喻用文字或绘画等方式表达出来的联系。

兰棹(lán zhào)的意思:形容船只在水上行驶时稳定而顺利。

晴雪(qíng xuě)的意思:指天晴后下雪,形容天气寒冷但阳光明媚。

人立(rén lì)的意思:指人站立的姿势,也可用来形容人的身体直立,意味着人的威严和坚定。

石阑(shí lán)的意思:指高墙或栏杆上的石头。

题柱(tí zhù)的意思:

(1).见“ 题桥柱 ”。
(2).相传 东汉 灵帝 时, 长陵 田凤 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 灵帝 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 京兆 田郎 。’”见 汉 赵岐 《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 魏侯 之见 刘廙 ,不觉敛容; 汉 主之观 田凤 ,遂令题柱。”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清晨伏奏,几承题柱之恩;閒夜洁斋,惟有张灯之宿。” 唐 钱起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 汉 田郎 。” 明 何景明 《送高子登赴试》诗:“题柱名千里,登臺策万言。”
(3).谓题写楹联。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 埴 先太常一生俭约,始终不渝。于庭前题柱以示后人云:‘俭于己,可以不求于人;俭于官,可以不取于民。’”

微吟(wēi yín)的意思:轻声低唱的吟诵。

相招(xiāng zhāo)的意思:互相吸引,彼此吸引对方。

玉箫(yù xiāo)的意思:指音乐之声悦耳动人。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周巽的《溪桥梅》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溪边的静谧美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感官描写,将视觉、嗅觉与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首句“清溪有客偶相招”,以“偶”字点明了相遇的偶然性,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不期而遇的惊喜之情。接着,“步屧微吟过画桥”一句,通过轻盈的脚步声和低吟的诗句,展现了诗人漫步桥上的悠闲姿态,画面感十足。

“花覆石阑晴雪坠,香浮冰涧冻云飘”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静美。雪花覆盖在石栏上,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幅画卷;而冰涧中飘散的香气,则是梅花独有的芬芳,与寒冷的空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冬日气息。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感受,增强了诗歌的立体感。

“水边人立停兰棹,树下仙迎吹玉箫”则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在水边站立的人,仿佛与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而远处树下的仙人吹奏着玉箫,更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体现了他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最后,“不见当年题柱者,担头折得唱归樵”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感慨。诗人似乎在思考,那些曾经留下足迹、题柱留名的人如今何处?而自己却如同归来的樵夫,手中或许也带着自然的馈赠,但心境已非往昔。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溪桥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情感与思考。

作者介绍

周巽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邯郸才人嫁为厮卒妇

团团桂花树,生在邯郸宫。

翩翩翡翠鸟,结巢丹桂丛。

花红何灼灼,翡翠何雍雍。

宫中有才人,颜色如花红。

青云为双髻,明月为双瞳。

十三阿母侧,十四深宫中。

真心比筠竹,荣华如茂松。

左手抱齐瑟,右手挥吴桐。

紫绮为绸缪,纨素为裁缝。獭髓明点䵠,龙涎薰褶?。

楚蕖华跗荐,燕支唇朱融。

扬子江心镜,百鍊照胆铜。

复帷镇文犀,列钱衔壁缸。

被绣共命鸟,席坐同心狨。

蜻蛉啑凤子,鸡翘濯凫翁。春禖燕乙乙,晓寝虫??。

芳池七十二,宝帐三千重。

名用琓琰刻,臂用绛纱封。

昔似河中鸯,今从云中龙。

云龙不可系,河鸯那得从。

君王好游猎,将军射飞鸿。

青楼临大道,层城俯雕甍。

燕兵北方来,阵马如蠛蠓。

恶氛起广陌,襄国迷旌幢。

悠悠俄转毂,去去成飘蓬。

暮看月出西,朝看日出东。

君王不可见,日月光瞳昽。

湛卢失吴剑,乌号亡楚弓。

左将名飞虎,右将名飞熊。

前军千人俊,后军万人雄。

中军张与陈,耳心馀腹同。

前使叩燕壁,后使蹑前踪。

去节何扬扬,归魂杳茕茕。

后军戒前覆,咫尺不敢通。

王宫悬赏格,赏格厚且隆。

侯印方斗大,金帛嵩丘崇。

不爱印悬斗,不爱金堆嵩。

宫中有才人,颜色如花红。

青云头上髻,明月眼中瞳。

十三阿母侧,十四深宫中。

逝将脱薪槱,归来取华容。

将军问何人,灶下厮养童。

军中骇且异,骇异交讥讽。

尔厮一何蚩,尔养一何惷。

尔去何当还,无吉祗有凶。

左将名飞虎,右将名飞熊。

前军千人俊,后军万入雄。

往往不生还,累累形影空。??虎良吻,嗟嗟么么虫。

养卒含笑言,君岂知我衷。

君亦勿贱贱,君亦勿庸庸。

君亦勿少少,君亦勿穷穷。

勿以江海流,弃捐沟与潨。

勿以芝兰芳,弃捐菲与葑。

勿以椒欓贵,弃捐薤与葱。

君道如践棘,我道如折葼。

君道如探汤,我道如拨䵄。

我去车摇摇,我来鼓鼕鼕。

朝发赵北际,暮望燕南冲。

沐露转磨笄,戴斗但崆峒。

行行日已夕,停舟易水阴。

当门报燕将,言有赵使临。

使者问燕将,试言探臣胸。

燕将语赵使,尔欲得尔王。

赵使笑不止,尔语瞆且霿。

燕为唇齿国,赵为辅车邦。

张耳与陈馀,饥鹰待劲风。

交游如父子,遁秦联翼翪。

一朝仗马箠,下赵数十城。

各有南面志,机会不巧逢。

势屈武臣下,立王持赵心。

赵地今已定,赵王为燕擒。

耳馀握赵柄,武臣受燕笼。

王归二人臣,王囚二人公。

肯迎生王辇,惟逆死王輁。

死王良实愿,求王但虚名。

王魂化燕氛,二人喜无忡。

内举全赵势,外折弱燕锋。

问罪始有名,仗义不待攻。

王今兵在颈,行见雉离罿。

臣来吊燕祸,不求归赵功。

燕将色如土,燕王胸如春。

乞尔赵玉归,急归在匆匆。

出门不复顾,仰天荷高穹。

养卒御王归,喜气如渴虹。

前歌扬金镳,后舞踏锦幪。

荆卿羞督亢,陈驰惭迁共。

惠公返曲沃,勾践复吴淞。

山川再清朗,天地重昭明。

智靡秦樗里,勇冠夏逢门。

铜斗笑剌客,玳簪恧谈朋。

三军咸啧啧,众口交喁喁。

升为堂上宾,永脱灶下烘。

张筵列樽俎,烹羔宰肥豵。

累累系印绶,瑟瑟穿玲珑。

阳阿七槃舞,中山酒千钟。

厚赏陈前墀,养卒辞未终。

宫中有才人,颜色如花红。

可怜桃李子,降作糟覈供。

始笑周尾生,抱柱流寒淙。

复笑苏季子,愚妇不下緵。

陈馀娶公乘,张耳婚外黄。

持将比才人,才人姣无双。

宫妆扬嫭都,野态减妖秾。

殷勤语才人,才人莫心忪。

好去偕新郎,新郎非蚩氓。

繁华少佳实,丽色几欢悰。

请看古美人,命薄恨常浓。

骊姬死晋市,西施沉吴江。

黄鹄悲陶婴,蝴蝶怨韩冯。

沩汭两皇英,南望九疑峰。

斑竹泪点点,潇湘波汹汹。

章华贮巧笑,细腰如黄蜂。

峡梦啼阴猿,江眺伤青枫。

阿房三十六,烈燄惊丰茸。

娥娥总薄命,呜呜歌懊憹。

相逢恨靡芜,相思苓芙蓉。

尔名播乐府,尔芳辉管彤。

寄谢东邻子,学步休言工。

(0)

乌栖曲·其二

昼漏迢迢春滟滟,草如柔罽花如焰。

白日红窗恨转多,个侬无计奈春何。

(0)

蒙鸠篇

辞家乡,去亲爱。远从军,万里外。

日暮旷野,霜风冻我。有夫行恻,营巢寄所。

蒙鸠语老鸱,摘巢抨去之。

老鸱言:此鸟是凤凰,抨之恐不祥。

但可嚇去之,不令在我傍。凰止凤飞,羽毛摧颓。

五里一返顾,十里一徘徊。山川嵯峨,嵚岑隐阿。

且饮晨露,飧朝霞。祸无常门,福无常家。

咄嗟呼,伤哉谓之何。

(0)

关岭曲贵州·其二

北登鸡公背,南望象鼻岏。

相逢试相问,往来定谁难。

(0)

秋旅

赤叶萧萧下晚林,客舟暂系转愁深。

十年宦迹双蓬鬓,万里浮踪一破琴。

江阁风高悲旅笛,霜城日暮急秋砧。

邮亭寂寞逢村酒,独对黄花一醉吟。

(0)

刘中镇萃美

杭州佳丽天下强,中镇才名动圣皇。

近侍班中亲简陟,玉符金篆双龙敕。

号令一出神鬼惊,两浙六月寒风生。

叱咤指顾雷电走,智士勇夫皆俯首。

我有忠勤结主知,御书时复来丹墀。

我行我止谁敢斁,一或撄予天子怒。

上方四时充珍鲜,长江大海飞黄船。

三十二宫被龙凤,匪我玄纁谁许贡。

湖山奇处起生祠,飞碧流丹百尺危。

穹碑高碣凿瑶石,雄文大字论功绩。

复有钱塘百万民,黄童白叟传俱真。

湖山高,湖水深,恩光荡漾君王心。

湖水深,湖山高,烨烨声华中镇劳。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