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可斋泊况村雨霁二首·其一》
《和可斋泊况村雨霁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张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扁舟夜雨瘴溪中,晓起看山翠色重。

感忽来惟宴坐远书欲寄漫题封。

似闻瀚海秋飞箭,稍喜炎天近息烽。

却怪南华忘物者,等閒空谷喜闻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感忽(gǎn hū)的意思:感觉迟钝,反应迟缓。

瀚海(hàn hǎi)的意思:指广阔无边的海洋,比喻非常广大或无边无际的事物。

空谷(kōng gǔ)的意思:空谷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环境或场景的寂静、空旷和安静。

漫题(màn tí)的意思:指因为话题广泛或者没有明确的目标而进行无目的性的谈话或讨论。

南华(nán huá)的意思:指南方地区的华夏人,也泛指南方人。

山翠(shān cuì)的意思:形容山上的树木繁茂、郁郁葱葱。

题封(tí fēng)的意思:指受到表彰或嘉奖,被授予荣誉称号。

万感(wàn gǎn)的意思:形容内心感慨万千,情绪激动。

宴坐(yàn zuò)的意思:在宴会上坐下来吃饭,泛指参加宴会。

炎天(yán tiān)的意思:非常炎热的夏天

远书(yuǎn shū)的意思:远在他乡的书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着小船在瘴气弥漫的溪流中航行,在晨光初照时分,眺望山峦,只见翠色更加浓郁。诗人内心涌动着复杂的情感,但选择静坐以平复思绪。他想要给远方的朋友写信,但最终只是随意地在信封上写下文字。诗中提到似乎听到了遥远的箭声,暗示着对远方事件的关注,同时也对炎热夏季即将结束感到欣慰。诗人还戏谑地提到《南华经》中的忘物者,即便在空旷的山谷中听到脚步声也感到欣喜,以此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与感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张岳
朝代:明   字:维乔   号:净峰   籍贯:福建惠安   生辰:1492—1552

( 1492—1552)福建惠安人,字维乔,号净峰。自幼好学,立志为大儒。正德十一年进士。授行人。与陈琛、林希元闭户读书,时称泉州三狂。累官为副都御史总督两广。擒获活动达三十年之李金、倪仲亮等。又督湖广、贵州、四川军务,镇压蜡尔山苗民龙许保起事。学宗程朱,攻击王阳明良知之说。有《小山类稿》。
猜你喜欢

寒食日毗卢閤上寄茂钦

高楼晴出帝城南,杨柳千家夜雨含。

欲换春衣惊客久,况逢寒食思谁堪。

门前归路愁心绕,槛外群峰僻性耽。

凭报故人应相笑,微身何事恋朝簪。

(0)

寄玉溪舅

廉水扶桑北,石城勾漏西。

吏情甘散地,春色在扶藜。

榔叶斜侵屋,江鱼逆上溪。

飘飘犯蛮府,泪应暮猿啼。

(0)

病马行赠少宰何燕泉

路傍病马弃不收,乃是天上真骅骝。

君王玄默罢远游,尔辈逸气空横秋。

忆昔山西战争起,嫖姚手提三尺水。

夜半传呼振铁衣,材官十万同殊死。

此时银鞍出塞行,甲光一道如流星。

宵突重围忽拉解,晨驰厚阵皆奔崩。

归来步向丹阙东,圉人太仆俱动容。

却疑房宿触地裂,百仞跃出悲泉龙。

茂陵萧萧土花碧,王良既死谁复惜。

非关暂蹶损前功,端为一鸣终见斥。

阴云高高八荒昏,洒泪不到长安尘。

日落荒城鸟栖背,天明野田霜满身。

闻说胡窥白登道,边人被杀如刈草。

用尔岂无腾骧力,冉冉年华坐成老。

出门偶见令我哀,买骨谁置千金台。

试问天闲十二驷,即今未必非驽材。

(0)

贾傅祠

一疏危明主,千秋怨未平。

湘累如有待,宣室竟无成。

夜雨湖南草,春风江上城。

可怜卑湿地,还复祀先生。

(0)

思旧邦

南巡纪胪岳,东幸缅怀丰。

白水循往辙,丹陵访故宫。

江汉眺吾楚,霜露怆宸衷。

电奔翼八骏,云兴扈六龙。

不有居者谁监国,皇储旦截驰道出。

翟相行边细柳中,顾公锁钥青门北。

昼发邯郸道,夜渡黄河湄。

军容肃肃间官仪,豹尾后载班姬随。

卫火弗戢,漳流半湮。宪臣褫爵服,邦侯械以徇。

旌旗蔽日指樊城,箫管具举叠金钲。

父老稽首遮道迎,椎牛置酒宴镐京。

山川遍喜色,禽鸟递欢声。辟朱阍,扫青室。

思履綦,存衽席。

斋心望祀纯德间,周爰园寝悽天颜。

诏发郢门迈燕关,格祖特告銮舆还。

(0)

宬皇史

宬皇史,函帝籍。金为匮,石为室。签汇绨缃部甲乙。

迩文华,充武库。简鸿儒,雠豕误。于万斯年守之锢。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