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追补姚元白市隐园十八咏(其十一)洗砚矶》。诗中描绘了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洗砚之处的景象,通过“池水犹未黑”和“为有鱼吞墨”的描述,巧妙地将自然与历史人物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意境。
“右军洗砚池,池水犹未黑。”开篇即点出了地点——王羲之曾经洗砚的池塘,池水的颜色还未完全褪去,暗示着这里的历史痕迹依然清晰可见。这种对细节的细腻描绘,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池水的深邃与历史的沉淀。
“借问何以然,为有鱼吞墨。”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引人深思的问题:为何池水保持这样的颜色?答案在于“为有鱼吞墨”,既形象又富有哲理。这里的“鱼吞墨”不仅指实际的鱼儿在水中游动,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墨水被鱼儿吞食,寓意着知识、文化乃至历史的传承与消逝,充满了生命的循环与时间的流转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人物的故事,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理解。通过“洗砚矶”这一特定场景的描写,不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时间、记忆与传承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谒夷齐庙效易渭远先生作
节以同怀著,忠繇易代伸。
地经孤竹国,祠仰采薇人。
但识彝伦叙,那知革命新。
饿夫无与偶,天子不能臣。
叹息黄虞没,衰徂志行屯。
正冠皆激义,脱屣为求仁。
诣绝操疑隘,风高气益振。
西山无表石,东海几扬尘。
百世师如在,三宗历久湮。
顽廉徵后起,秩祀率先民。
像蚀型模古,诚通謦咳亲。
闪青檐荫柏,湘绿俎羞蘋。
希圣谈宁易,含贞事孔辛。
永言思大老,莫漫愧明神。
大风过天门山
高峰耸两肩,崭■不可仰。大江截中流,豁达开天仗。
上栖鹰鹘巢,下瞰蛟龙藏。
偃风起漩涡,倏忽相摩荡。
冯夷亦狡狯,欲与山灵抗。
斗险触危矶,排空压巨浪。
烟光纷陆离,作势殊万状。
艑郎好身手,到此心胆丧。
屏息戒勿喧,烧纸邀神贶。
疾雷惊一霎,回首失群嶂。
同行颜始开,相顾劳无恙。
临深古有训,此意胡不广。
作诗招征魂,落日闻渔唱。
读史·其一
邪教世多有,张角始汉季。
角一妄男子,造乱何容易。
外挟万灾黎,中通十常侍。
伏莽燕寝间,诸将徒麾帜。
宁知五斗米,常侍暗为地。
封谞与徐奉,发觉劳捕治。
斯时天亦怒,剪除当以次。
张让亟叩头,怒解仍无事。
古今变虽殊,往往出所备。
从来忧宦官,成败灿曩记。
覆车乍惊奔,继轸还遒至。
咸虞近不逊,孰料远生怼。
旁皇绎圣言,弥隙将奚自。
谞等虽伏诛,让辈繁其类。
骟马不可骑,饥鹰自然鸷。谁当守王闲,?御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