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思万绿光,无端发深叹。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花(chūn huā)的意思: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景象,也可以指代年轻貌美的女子。
得一(dé yī)的意思:得到一件宝贵的东西或成功的机会。
高下(gāo xià)的意思:比较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的优劣,判断谁高谁低。
红紫(hóng zǐ)的意思:形容繁荣兴旺、热闹繁华的景象。
既以(jì yǐ)的意思:既是这样,就可以
静者(jìng zhě)的意思:指心境安宁、不动声色的人。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目前(mù qián)的意思:指现在、当前的时刻或状态。
拟作(nǐ zuò)的意思:模仿或仿效别人的作品或行动。
譬若(pì ruò)的意思:类似于,比喻为
凄凄(qī qī)的意思:形容寂寞、凄凉、哀怨的样子。
设色(shè sè)的意思:指在绘画、书法等艺术创作中,用彩色或墨色进行描绘、点缀,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熟视(shú shì)的意思:熟悉地注视或看待。
疏密(shū mì)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间隔或距离。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眼波(yǎn bō)的意思:形容眼神流转、有情有意。
艳艳(yàn yàn)的意思:形容色彩鲜艳、光彩夺目
严风(yán fēng)的意思:形容言辞严厉,态度严肃,严厉的风吹过。
一回(yī huí)的意思:一次,一次性
中更(zhōng gēng)的意思:指夜间更换更夜的工作。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 鉴赏
这首《秋林》由明代诗人凌义渠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林木萧瑟的画面。诗中通过对秋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与生命的短暂。
首句“空林抱霜归”,以“空”字开篇,营造出一片寂静、空旷的氛围,随后“抱霜归”则暗示了秋日的寒冷与万物凋零的景象。接着,“静者知其变”一句,点明了观察者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变化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几句“红紫既以繁,苍黝纷相眩”,通过对比红紫与苍黝两种截然不同的色彩,展现了秋天林木从繁华到凋零的过程。而“色中更设色,淡浓随类绚”则进一步强调了色彩的层次感与丰富性,每一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高下疏密间,顿使眼波幻”,描绘了林木高低错落、疏密不一的景象,给观赏者带来视觉上的变化与想象的空间。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使得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强拟作春花,目前亦幽茜”,通过将秋林与春花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独特感受。即使在秋天,林木也展现出一种不同于春天的幽美与深邃。
“熟视多死气,自然难久恋”,指出长时间凝视秋林时,可能会感受到一种生命的衰败之气,但这种自然之美依然值得人们去欣赏与留恋。
最后,“艳艳复凄凄,严风吹更绽”,描绘了秋林在严寒中绽放出的美丽与凄凉,如同灯即将熄灭前的最后一抹光芒。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瞬间的感慨。
“譬若灯垂灭,犹得一回灿”,将秋林的美丽比作即将熄灭的灯火,虽然短暂却璀璨夺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猛思万绿光,无端发深叹”,诗人在此处反思,即使在万物凋零的秋天,仍然能发现生命的光辉与希望,不禁发出深深的感叹。
综上所述,《秋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天林木的美丽与哀愁,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