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吉祥草花》
《吉祥草花》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绕砌青青雪霜佳名谁为锡佳祥。

紫茎自茁兰心瘦,朱蕊丛生燕寝香。

书带汗青竹素文章留草寿山堂

前时见红堆径,每讶丹铅笔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床(bǐ chuáng)的意思:指书桌或书案。也用来形容写作的工作环境或条件。

丛生(cóng shēng)的意思:指草木茂盛地生长在一起。

丹铅(dān qiā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画的墨迹或字迹红润明丽。

汗青(hàn qīng)的意思:指历史。

佳名(jiā míng)的意思:美好的名字;好听的名字

前时(qián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或以前的某个特定时期。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山堂(shān táng)的意思:指山中的大堂,比喻学问渊博、才能出众的人。

时见(shí jiàn)的意思:指事物在特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才能见到或出现。

书带(shū dài)的意思: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源泉,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雪霜(xuě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冰冻的天气。

燕寝(yàn qǐn)的意思:指帝王在夏季时迁往南方避暑的行为,也用来形容高官显贵的生活奢华。

竹素(zhú sù)的意思:指人品高尚,有道德修养。

鉴赏

这首诗《吉祥草花》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对吉祥草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首联“绕砌青青耐雪霜,佳名谁为锡佳祥”,开篇即以“青青”二字描绘出吉祥草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即使在严寒的雪霜中也能保持其青翠之色,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佳名谁为锡佳祥”则表达了对吉祥草这一美名由来的疑问,引人遐想,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颔联“紫茎自茁兰心瘦,朱蕊丛生燕寝香”,进一步深入描绘了吉祥草的形态与香气。紫茎象征着吉祥草的坚韧与高贵,如同兰花般内敛而优雅;“兰心瘦”则暗示其内在的高洁与清雅;朱蕊则代表了吉祥草的鲜艳与生机,其香气弥漫于燕寝之间,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

颈联“书带汗青流竹素,文章留草寿山堂”,将吉祥草与文化、历史相联系,寓意吉祥草不仅是一种自然界的美丽植物,更象征着知识的传承与文化的积淀。书带汗青,意指书籍记载的历史如同汗水浸透的书带一般,而竹素则是古代书写用的竹简,象征着知识的永恒与传承。同时,将吉祥草与寿山堂联系起来,寿山堂可能是指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通过吉祥草的生长,象征着这个地方充满了智慧与长寿的气息。

尾联“窗前时见红堆径,每讶丹铅坠笔床”,最后以窗前的吉祥草红花为画面,展现了一种日常生活的美好与惊喜。红花堆径,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也寓意着生活中的小确幸与喜悦。每见此景,不禁让人惊讶于自然之美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奇妙联系,仿佛丹铅(古代书写材料)坠落于笔床之上,激发了诗人的灵感与创造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不仅赞美了吉祥草的美丽与生命力,更寄托了诗人对于自然、文化和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二乔菊花

昨夜西风报晚黄,谁移二妙过山堂。

一枝赵燕誇兄弟,九月湘蛾斗女皇。

顾曲人来花弄色,舞台伎散露为霜。

何如独卧东篱客,不赋婵娟怨楚王。

(0)

火记歌并序·其十三

重历纯元地,阳潜造六寒。

三旬攻荐至,六九始成丹。

金榜书名字,仙宫立醮坛。

厌离人世患,羽化去乘鸾。

(0)

春日即事

典衣估酒得,伴客看閒花。

(0)

感应诗五十六字

圣女嘉祥推感应,葬仪伤恸九般情。

林中愁听黄莺啭,月下惟闻白鹿鸣。

慧日流光重抱戴,瑞云频绕五花成。

莫言此地无松柏,刊石留将记姓名。

(0)

答楚儿

大开眼界莫言冤,毕世甘他也是缘。

无计不烦乾偃蹇,有门须是疾连拳。

据论当道加严棰,便合披缁念《法莲》。

如此兴情殊不减,始知昨日是蒲鞭。

(0)

临终示偈

眼光随色尽,耳识逐声消。

还源无别旨,今日与明朝。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