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居庸·其三》
《居庸·其三》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居庸上,窥关若井中。

水声千尺落,林响万山同。

地许孤城扼,天教一骑通。

悲风不尽,战血染沙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出居(chū jū)的意思:离开原居处,迁往他处居住。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居庸(jū yōng)的意思:居住在庸城,指人居住在偏远的地方。

千尺(qiān chǐ)的意思:形容高度很高或长度很长。

天教(tiān jiào)的意思:指天意、天命,表示某种事情是天意所在,无法改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居庸关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开篇“岭出居庸上,窥关若井中”,以高耸的山岭和居庸关的险峻形象入笔,仿佛从井中窥视关隘,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水声千尺落,林响万山同”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居庸关周围环境的雄伟与宁静并存,千尺之水落下,林间的回响在万山间共鸣,形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地许孤城扼,天教一骑通”则进一步揭示了居庸关的战略地位,它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护卫着通往中原的要道,即便是天意也赋予了它这样的使命。最后一句“悲风吹不尽,战血染沙红”将视角拉回到历史的长河中,表达了对过往战争的沉痛回忆,悲风虽吹不尽,但战场上的鲜血却永远铭记在心,红色的沙土见证了无数英雄的牺牲与奋斗。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居庸关的自然景观,更深刻地反映了其作为军事要塞的历史意义,以及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拟古二十七首·其二十一

我有百鍊铜,铸为盘龙镜。

制拟轩辕古,色作寒冰莹。

外可毛发鉴,内可心胆静。

持之遗灵脩,期使万象正。

胡为众妒兴,诋诟乃交并。

人心岂真昧,物价谅有定。

千秋在世间,谁能掩光颎。

(0)

高士颂九十一首·其十三小臣稷

小臣之稷,微尔齐氓。巍崖独拔,苦节自贞。

君軿数过,聊得瞻迎。区区管鲍,何足班伦。

(0)

嘉靖甲申冬二十一日再登秦望自弘治戊午登后二十七年矣将下适董萝石与二三子来复坐久之暮归同宿云门僧舍

初冬风日佳,杖策登崔嵬。

自予羁宦迹,久与山谷违。

屈指廿七载,今兹复一来。

沿溪寻往路,历历皆所怀。

跻险还屡息,兴在知吾衰。

薄午际峰顶,旷望未能回。

良朋亦偶至,归路相徘徊。

夕阳飞鸟静,群壑风泉哀。

悠悠观化意,点也可与偕。

(0)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其二十七武帝

盛气临区宇,雄才隘昔人。

不胜多欲累,无补制纷纭。

威武行殊俗,舟车起算缗。

表章功则有,六籍丽高旻。

(0)

七月既望过圻村访蔡金风适冲寰翁至同登龙山寻幽谷钓台诸胜晚留小酌泛月而归·其三

岩壑饶幽茜,磴道亦萦复。

始陟从阴崖,盘旋下阳麓。

徘徊丛草间,跫然至容谷。

樵人误指径,荆榛多枳足。

少傅昔留题,摩藓犹可读。

寻幽兴转剧,委蛇血湖澳。

钓台忽回望,奇胜更悦巳。

高岩似列屏,古洞如夏屋。

此地若诛茅,居然可卜筑。

(0)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其十一

业桑树边绿草坐,刺桐花下碧瓷杯。

醉和农歌乐农暇,吴盐如雪点杨梅。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