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闲居生活中的一个宁静夜晚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山影、微风、花香以及露水等自然元素的和谐共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首句“月过山移影”,以动态的视角描绘了月亮穿越山脉,留下或移动或变化的光影,既表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空间的变化,给人以深远的想象空间。
次句“风来韵有香”,则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通过微风的轻拂,不仅带来了自然界的音乐——树叶的沙沙声,更带出了花香,让整个环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体现了自然界中微妙而美好的联系。
第三句“曲栏花正吐”,进一步聚焦于庭院内的景致,通过“曲栏”这一特定的建筑元素,强调了空间的曲折与优雅,而“花正吐”则生动地描绘了花朵在月光下绽放的情景,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在夜晚悄悄展示自己的美丽。
最后一句“一院露华凉”,收束全诗,通过“露华”这一意象,不仅点明了季节和时间(露水通常出现在夜晚或清晨),还通过“凉”字,传达了一种清新、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夜晚的清凉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构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夜晚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展现了清雅脱俗的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独眠吟二首
夜长无睡起阶前,寥落星河欲曙天。
十五年来明月夜,何曾一夜不孤眠?
独眠客夜夜,可怜长寂寂。
就中今夜最愁人,凉月清风满床席。
宿阳城驿对月 自此后诗赴杭州路中作。
亲故寻回驾,妻孥未出关。
凤皇池上月,送我过商山。
代谢好答崔员外 谢好,妓也。
青娥小谢娘,白发老崔郎。
谩爱胸前雪,其如头上霜。
别后曹家碑背上,思量好字断君肠。
答刘禹锡白太守行
吏满六百石,昔贤辄去之。
秩登二千石,今我方罢归。
我秩讶已多,我归渐已迟。
犹胜尘土下,终老无休期。
卧乞百日告,起吟五篇诗。
[谓将罢官自咏五首。
]朝与府吏别,暮与州民辞。
去年到郡时,麦穗黄离离。
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
为郡已周岁,半岁罹旱饥。
襦裤无一片,甘棠无一枝。
何乃老与幼,泣别尽沾衣。
下惭苏人泪,上愧刘君辞。
和朝回与王炼师游南山下
蔼蔼春景余,峨峨夏云初。
躞蹀退朝骑,飘摇随风裾。
晨从四丞相,入拜白玉除。
暮与一道士,山寻青溪居。
吏隐本齐致,朝野孰云殊。
道在有中适,机忘无外虞。
但愧烟霄上,鸾凤为吾徒。
又惭云水间,鸥鹤不我疏。
坐倾数杯酒,卧枕一卷书。
兴酣头兀兀,睡觉心于于。
以此送日月,问师为何如。
知足吟 和崔十八未贫作。
不种一陇田,仓中有余粟。
不采一枝桑,箱中有余服。
官闲离忧责,身泰无羁束。
中人百户税,宾客一年禄。
樽中不乏酒,篱下仍多菊。
是物皆有余,非心无所欲。
吟君未贫作,因歌知足曲。
自问此时心,不足何时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