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徐》
《过徐》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上洪乱石总烟汀,满为徐州小停

一代乾坤险固千年楚汉旧襟形。

问人燕子浑非昔,遗墨东坡尚有亭。

向晚移舟初入沛,不胜回首乱山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楚汉(chǔ hàn)的意思:楚国和汉国,指两个势力相互争斗或竞争。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首乱(shǒu luàn)的意思:指首领或首要的人出走或离开,导致整个团队或组织的乱离。

险固(xiǎn gù)的意思:形容处境危险,困难重重,但能坚定不移、稳固不变。

向晚(xiàng wǎn)的意思:傍晚时分

小停(xiǎo tíng)的意思:短暂的停留

徐州(xú zhōu)的意思:徐州之鹿是指徐州的鹿,比喻在某一特定环境中,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或特权地位而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

烟汀(yān tīng)的意思:指烟雾缭绕、景色模糊的样子。

一代(yī dài)的意思:指同一时代的人或事物。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庄昶的《过徐》诗,描绘了诗人路过徐州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充满了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之美。

首句“上洪乱石总烟汀”,以洪流中的乱石和烟雾弥漫的河岸起笔,营造出一种壮阔而略带苍凉的景象,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力量。接着,“满为徐州欲小停”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古城的向往与停留之意,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段对徐州的深入探索与思考。

“一代乾坤今险固,千年楚汉旧襟形”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徐州的历史地位与地理特征与天地间的大格局相联系,强调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和稳固性,同时也暗含了对楚汉争霸时期这段历史的回顾与感慨。

“问人燕子浑非昔,遗墨东坡尚有亭”则通过燕子与苏轼的典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燕子的来去无常象征着世事的更迭,而东坡亭的存在则成为历史记忆的见证,提醒人们不忘过往。

最后,“向晚移舟初入沛,不胜回首乱山青”收尾,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乘船进入沛县的情景,以及对沿途景色的留恋与回味。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细腻,也寓意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望。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斋居杂兴·其二

一身自有一乾坤,拍拍阳和禀得淳。

诗思已随春意动,夜衾不怕晓寒新。

未应云谷成辽邈,常把沧洲入想因。

觅句看书无个事,清泉可饮便非贫。

(0)

感皇恩·其二镇江待闸

绿水小河亭,朱阑碧甃。江月娟娟上高柳。

画楼缥缈,尽挂窗纱帘绣。月明知我意,来相就。

银字吹笙,金貂取酒。小小微风弄襟袖。

宝熏浓炷,人共博山烟瘦。露凉钗燕冷,更深后。

(0)

菩萨蛮·其八赠舞姬

当时学舞钧天部。惊鸿吹下江湖去。家住百花桥。

何郎偏与娇。杏梁尘拂面。牙板闻莺燕。

劝客玉梨花。月侵钗燕斜。

(0)

清平乐·其九

瀛洲春酒。满酌公眉寿。日照沙堤春傍柳。

恩暖朝天衮绣。东君著意丁宁。芳酸先许梅英。

要就生平滋味,待公来进君羹。

(0)

减字木兰花·其一正月十七日,孙守约观残灯。是夕灯火甚盛,而雪消雨作

暖风吹雪。洗尽碧阶今夜月。试觅云英。

更就蓝桥借月明。从教不借。自有使君家不夜。

谁道由天。光景随人特地妍。

(0)

少年游.长至日席上作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

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

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

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