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大宁从阙,知深转觉伤。
何年荀氏子,御罢更登堂。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阎若璩所作,题为《镜月归余以先朝典故数事送难于令兄映碧先生先生以为闻所未闻有侨札之誉感赋一律敬寄》。阎若璩以李昭阳垂老的形象开篇,暗示时光流转,典故如李树经秋而果实累累,寓意历史积淀深厚。他提到周石鼓和汉灵光,象征着历经劫难后的珍贵文化遗产。
"道大宁从阙"表达大道至简,真理无需过多修饰,"知深转觉伤"则流露出对历史沧桑和知识深沉的感慨。最后两句,诗人以荀氏子(荀子)自比,意指自己虽已年迈,但仍渴望像荀子那样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继续在学术殿堂中探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丰富,情感深沉,展现了阎若璩对于历史文化的敬仰与执着追求。
去国已逾纪,玄节及兹临。
脩晷何电逝,壮怀终陆沈。
累累寒露结,戚戚悲风吟。
芳草委遥泽,惊鸟翔空林。
朝薨尚蝇羽,夕寐唯虫音。
疲精有断简,卒岁无重衾。
馀悰奚足陈,云海驰余心。
孤灯未忍灭,凄然对露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