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字令/醉太平》
《四字令/醉太平》全文
宋 / 刘过   形式: 词  词牌: 醉太平

深意真。眉长鬓青。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

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那堪酒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调筝(diào zhēng)的意思:

弹筝。 元 张翥 《周昉按乐图》诗:“后来知是调筝手,窈窕傍听曾误否?” 清 黄景仁 《绮怀》诗之六:“小极居然百媚生,懒抛金叶罢调筝。” 郁达夫 《日本竹枝词》之二:“怜他如玉 麻姑爪 ,才罢调筝便数钱。”

酒醒(jiǔ xǐng)的意思:酒醒是指喝酒后醒悟过来,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经历了一段困惑或迷茫后重新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现实情况。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暖云(nuǎn yún)的意思:形容云彩温暖,意指和煦的春风。也用来比喻和善的言行,温暖人心。

牵梦(qiān mèng)的意思:指使人产生梦境或幻想,使人无法自拔。

深意(shēn yì)的意思:深刻的含义或意义。

云屏(yún píng)的意思:指云彩像屏风一样挡住了视线,比喻事物遮蔽或遮掩。

魂牵梦萦(hún qiān mèng yíng)的意思:形容某件事情或某个人深深地牵动着人的心灵,使人无法忘怀。

注释
写春风数声:在春风中弹奏一曲表达思念的曲子。
翠销:指醒来时娥眉上的青绿颜色已渐消退。
云屏:屏风上以云母石等物镶嵌,洁白如银,又称银屏。
翻译
她情调高雅意真切,眉毛修长双鬓黑。小楼中,明月下,玉手弄筝声清冽,铿锵几声惊四座,犹如春风拂面令人悦。
我想君念君在心深处,梦绕魂牵难了结。思念之苦肠欲断,眉黛消退屏风暗,醉时想你已如此,酒醒之后更不堪!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刘过的《四字令·醉太平》,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尽的怀念。开篇“情深意真”直接抒发了主旨,接着“眉长鬓青”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容貌,或者是时间流逝、青春不再,但情感依旧如初。

“小楼明月调筝”则是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小楼之下,明月照耀,筝弦轻弹,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略带孤寂的情境。紧接着“写春风数声”通过筝音描绘春风的细腻,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无法言说的哀愁。

“思君忆君”表达了诗人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而“魂牵梦萦”则透露出这种情感已经渗透到了灵魂深处,连梦境都无法摆脱。最后,“翠绡香暖云屏”、“更那堪酒醒”则是诗人在这般温馨而又略带忧愁的环境中,借助美酒暂时忘却烦恼,但这种逃避终究是短暂的。

整首词通过对景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刘过

刘过
朝代:宋   字:改之   号:龙洲道人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生辰:1154~1206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
猜你喜欢

脱银袍

济楚风光,升平时世。

端门支散,碗遂逐旋温来,吃得过、那堪更使金器。

分明是。与穷汉、消灾灭罪。又没支分,犹然递滞。

打笃磨槎来根底。换头巾,便上弄交番厮替。

告官里。驼逗高阳饿鬼。

(0)

题梅坛

汉代梅君此鍊丹,古坛翠駮藓花斑。

目穷鸟道青天远,榻转松阴白日闲。

烟隔楼台分象外,风吹钟磬落人间。

不知乘诏冲升后,几度飞鸾到旧山。

(0)

五凤齐飞入翰林。

(0)

春暗汀洲杜若香,风标公子白霓裳。

碧天片雪忽飞去,何处人家水满塘。

(0)

贺东道

隆暑赫炎曦,门弧庆左垂。

东君来出世,西斗降临时。

二子麒麟种,三孙鸑鷟儿。

称觞门下士,愿祝寿期颐。

(0)

咏圆通崇胜院

峥嵘卢山高,下看三江水。

青天瀑布飞,白日看烟起。

人家闲崦口,石道乔松底。

似窥仙刹丽,翠影乱螭尾。

亭亭两金闾,妙拥青云里。

瞻言古堂侧,绛幔垂乌几。

煌煌重瞳君,玉带横文绮。

名为天下笑,身系降生邸。

辛苦万厄功,一戏直童子。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