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卜问李克,克曰观所进。
课臣在尚贤,国治天助顺。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题养正图六十首(其二十三)咨访相材》。诗中通过枚卜问李克的故事,引出对人才选拔和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
“枚卜问李克,克曰观所进。” 开篇以历史典故开篇,枚卜向李克询问如何识别优秀人才,李克的回答是观察他们的表现和贡献。这里暗含了对人才识别标准的探讨。
“商贤端不肖,成因佩相印。”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贤能与不肖之人的区别,以及他们最终获得的职位和成就。贤能之人因其德才兼备而得到重用,不肖之人则难以获得相应的地位。
“课臣在尚贤,国治天助顺。” 最后两句强调了国家治理的关键在于重视贤能之臣,这样国家才能治理得当,顺应天意。这不仅是对古代治国理念的肯定,也是对现代领导者用人之道的启示。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引用和哲理性的表达,展现了对人才选拔和国家治理的深刻见解,体现了作者对于人才重要性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