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盛薄携班杖,放帽宽闲捻白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晨鸡(chén jī)的意思:早起的人
承欢(chéng huān)的意思:承担着欢乐、喜悦的责任或使命。
灯烛(dēng zhú)的意思:形容非常暗淡或者非常微弱。
鸡唱(jī chàng)的意思:指黎明时分鸡鸣的声音,比喻事情即将发生或即将开始。
宽闲(kuān xián)的意思:形容时间宽裕、没有压力,也可以指生活安逸、无所事事。
礼节(lǐ jié)的意思:对待他人应该遵循礼貌和尊重的原则
趋庭(qū tíng)的意思:指人们为了争取权贵的宠幸而奔走效命,追逐权力和地位。
容仪(róng yí)的意思:形容外貌端庄美丽,仪态优雅。
潸潸(shān shān)的意思:形容泪水流下来的样子。
涕泪(tì lèi)的意思:眼泪流下
宛然(wǎn rán)的意思:形容样子美丽或者态度端庄,像画中的人物一样美好。
昔日(xī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日;以前
循礼(xún lǐ)的意思:按照礼仪行事,恪守规矩。
谒庙(yè miào)的意思:指拜访古代帝王、贵族的庙宇,后泛指拜访尊贵的人。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梦境中与已故父亲重逢的场景,情感真挚,充满怀念之情。首句“灯烛萦煌接父归”以灯火辉煌渲染出梦境中的温馨氛围,仿佛父亲从远方归来,令人感到温暖与喜悦。接着,“宛然昔日好容仪”一句,直接点明了父亲的外貌与往日无异,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熟悉与亲切。
“解衣盛薄携班杖,放帽宽闲捻白髭”两句细致描绘了父亲的形象,解衣、携杖、放帽、捻髭,这些动作既展现了父亲的日常习惯,也透露出其从容与悠闲的生活态度。特别是“捻白髭”,不仅刻画了父亲的年迈,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
“谒庙不忘循礼节,趋庭便欲问书诗”则进一步展示了父亲的品德与智慧。在庙宇中不忘遵循礼仪,表明了他对传统与道德的尊重;想要询问书籍与诗歌,则体现了他热爱学习、追求知识的精神。这两句不仅赞美了父亲的高尚品质,也流露出诗人对父亲的敬仰之情。
最后一句“晨鸡唱断承欢处,不觉潸潸涕泪垂”将情感推向高潮。随着晨鸡的啼鸣,梦境中的欢聚时光结束,诗人不禁泪流满面,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与不舍。这一句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读者感同身受,深刻体会到诗人的哀思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梦境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对父亲的怀念、尊敬与爱戴,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情感真挚动人,语言流畅自然,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怀念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紫萸香慢.己巳九日,华安九层楼登高宴集,用元人姚江村韵,酬主人周梦坡、姚虞琴,兼呈座客
共三年、重阳观海,九层阁上杯明。
挽天梯轳转,俨平揖上诗城。
强半中原诸老,便樽前忘老,也不胜情。
况茫茫,对忆击缶换鹅人。问纵酒、孰为步兵。三清。
不梦如醒,诗胆力与天平。
得周公瑾笔,姚公绶画,诗案留评。
尽教紫萸觞遍,忍潜酹宋稽陵。
旧乌纱、不从风落,为风拘管,归去休戴多星。
迟又露零。
金缕曲.吊朱遂颖夫子,辛卯十月
五十年前事。想当初、我才六岁,师年廿四。
正值残清将亡日,革命萌芽伊始。
对种族、分歧愈厉。
小别三年东渡去,破长风、先进瀛洲地。
弘文院,登高第。归来创学吴门起。
主草桥、峨峨黉舍,策源堪记。
诗酒感怀先父伴,更视我、似亲子弟。
一度淞滨曾作客,讵前朝、短叙成长讳。
传极耗,痛涔泪。
霓裳中序第一.次姜白石韵
韶光烂熳极。丽日罘罳欢趁得。争奈悦心悴力。
纵芳意自浓,春风偏索。鲛宫漏隙。
便等閒、词赋狂客。嗟花底、却翻倦蝶,冷月淡无色。
情寂。绣帷垂壁。忍谩道、烟笼雾织。佳期辜负艳迹。
绿绮停琴,紫障迷陌。洞天寻叹息。
笑又把、吟红唾碧。魂消里、依违难处,梦倚㬉屏侧。
渡江云·其二辛圣传不远五百里省我山中,无以鸣吾喜,即春柳韵联句
画中人似玉,恒河影里,身世悟团沙。
旭阳山翠重,小阁天中,雨细又风斜。
三年一聚,有涯生幻作无涯。
深夜语、唐安入梦,佳节未还家。悲笳。
江程一路,画本三蛾,半萧萧战马。
谁念取芳田众绿,牛背争鸦。
故人汐社知无恙,盼书来旧苑宣华。
南望否,灯前醉落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