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程郎中弟致仕·其一》
《送程郎中弟致仕·其一》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来谁具眼行藏归去青山策颇良。

多少京师不尽圣君贤相在虞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京师(jīng shī)的意思:京师指的是古代中国的首都,也可以用来泛指大都市或重要城市。

具眼(jù yǎn)的意思:形容人有眼力,能够辨别事物的好坏、真伪等。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圣君(shèng jūn)的意思:指君主具备圣明的品质,能够以德治国,使民众得到福祉。

贤相(xián xiàng)的意思:指贤明能干的宰相或高官。

行藏(xíng c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为表现。

眼识(yǎn shí)的意思:眼力敏锐,能够辨认出事物的真相或本质。

圣君贤相(shèng jūn xián xiàng)的意思:指君主贤明,相臣智勇过人,共同治理国家,使国家繁荣昌盛。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庄昶所作的《送程郎中弟致仕》其一,通过“来谁具眼识行藏,归去青山策颇良”两句,表达了对即将退休的程郎中弟弟的赞美与祝福。诗人认为,只有具备慧眼的人才能识得程郎中的行止与德行,而他选择归隐山林,实为明智之举。接着,“多少京师誇不尽,圣君贤相在虞唐”两句,以反问和对比的手法,暗示了京城的繁华与权贵的显赫,但相比之下,程郎中选择的归隐生活更加高尚与宁静。整首诗通过对程郎中选择归隐的肯定与赞扬,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舟过马六甲·其二

碧眼胡儿拜武皇,贡书犹托岛中王。

直陈藩国流离状,曾有吾家侍禦章。

(0)

题絜斋丈鸳湖舟隐图十首·其五

卸帆亭畔怅离群,天末看云念卯君。

何日扁舟遂归计,联床风雨话湖云。

(0)

次韵幼春归里却寄·其二

满地江湖独闭门,单车峻阪谢王尊。

屈身只可随龙蠖,清白还期示子孙。

短梦华胥天外国,馀年儋耳海南村。

回头往事真堪笑,十掷皆犍五木盆。

(0)

隐居杂兴·其六

衡门泌水可栖迟,此地幽清足自怡。

佃断溪山为别野,种成松竹长新枝。

编篱插棘围芳圃,凿石通流溢小池。

最喜昏晨聊自度,饥餐藿粥渴烹葵。

(0)

杀虎行

停公射麋曲,听我杀虎行。

逐虎虎不去,杀虎心始平。

县官桑侯仁且明,贤哉贤哉非宁诚。

高风不在宋均下,善政直与刘昆并。

如何此物不出境,伤人害畜来纵横。

梅山之南梅山北,大小人家争辟易。

青天白日不敢行,何况黄昏山月黑。

桑侯闻之怒且嘻,此物敢尔强梁为。

为民父母不除害,百里赤子将焉依。

遂令弓兵设陷阱,果见此物来投机。

长戈如雨点,短锻如电挥。

戟尖不掉丈二尺,袍花已脱斑斓衣。

阴风一阵过墙去,但觉伥鬼嘤嘤啼。

桑侯亦好奇,触眼见未有。

急呼青衫史,来唤钓鳌叟。

鳌叟走欲颠,惊看立良久。

雄姿猛势尚依然,酷似天狼与天狗。

想当长啸下南山,猿臂将军亦惊走。

想当独立向西风,东海黄公方掣肘。

重为告曰:“虎兮虎兮汝尝跳我墙,伤我羊,刮吾六畜为糇粮。

又曾穿我壁,衔我鹢,惊动老夫眠不得。

尔来胡为落陷中,百步可再生威风。

桑侯尔嗔不汝容,汝恶贯盈歼汝躬。

”于戏猛虎不足言,桑侯良可数。

前番曾传舒文虎,绝似白门擒吕布。

今番又杀锦于菟,何异山嵎出冯妇。

城隍庙前箫鼓鸣,纸灰飞雪梨花轻。

桑侯长得谢山灵,山人把酒来相迎。

酒酣拔剑餐虎肉,一方之民歌太平。

(0)

赠郭子·其三

避乱疑无地,清平尚有斯。

千军犹胜负,一水即安危。

梅苑调孤鹤,琴轩钞旧诗。

清缘应共享,落落问何之。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