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屋(bái wū)的意思:空无一物的房屋,形容贫穷落后的生活环境。
不休(bù xiū)的意思:形容持续不断,没有停止或休息。
苍官(cāng guān)的意思:指官员或官府。
愁听(chóu tīng)的意思:形容所听到的消息或言语令人担忧或忧虑。
繁华(fán huá)的意思:形容繁忙繁荣的样子。
富贵(fù guì)的意思:指财富和地位的富裕和高贵。
寒炉(hán lú)的意思:
寒天的火炉。 唐 罗邺 《冬夕江上言事》诗:“僻居多与懒相宜,吟拥寒炉过腊时。” 宋 陆游 《即事》诗:“雅闻 岷 下多区芋,聊试寒炉玉糝羹。”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还白(hái bái)的意思:指对别人的好意或恩情没有回报或不予以回报。
戋戋(jiān jiān)的意思:形容极少或微薄的样子
梁山(liáng shān)的意思:指英雄聚集的地方,也用来形容人才济济的地方。
散花(sàn huā)的意思:指分发物品、散发福利等,使人们得到好处或受益。也用来形容表演者在观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或技能。
身心(shēn xīn)的意思:指言行一致,身体和心灵都积极地付诸实践。
束帛(shù bó)的意思:束帛指的是古代礼仪中将礼物用帛布包裹起来,表示对他人的尊敬和祝福。这个成语引申为对人以礼相待,对待他人应当恭敬有礼。
天女(tiān nǚ)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煨芋(wēi yù)的意思:指处理事物时要耐心细致,不能急躁。
湘水(xiāng shuǐ)的意思:指湖南的湘江水,比喻文采卓越的女子。
争似(zhēng sì)的意思:争相比拼,争先恐后。
中景(zhōng jǐng)的意思:中景指的是在一个范围或者一段时间内,处于中间位置的景色或者事物。它也可以用来形容处于中间状态或者地位的人或者事物。
梁山操(liáng shān cāo)的意思:指敲打、摆弄、玩弄等动作。也用来形容人做事不认真、不负责任、不专心。
天女散花(tiān nǚ sàn huā)的意思:形容优美的女子抛洒花朵,景象美丽动人。
- 注释
- 天女:仙女。
散花:撒花。
难:困难。
束帛:珍贵的礼物。
戋戋:一点点。
几疋端:一丝丝。
富贵:富有。
何妨:不妨。
白屋:简陋的房子,指平民生活。
傲:超越。
苍官:高官。
梁山操:可能指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曲子,引申为哀愁的音乐。
声愁听:令人感到忧愁的声音。
湘水图:可能指的是描绘湘江景色的画作。
景喜看:令人感到欢喜的景象。
寒炉:寒冷的小火炉。
煨芋者:烤红薯的人。
休胖:得到休息和满足。
- 翻译
- 也知道仙女撒花不容易,那些珍贵的礼物只有一丝丝
即使富贵,也不忘回归简朴生活,繁华也要超越那些高官
听到梁山的歌曲令人忧愁,而湘水的图画却让人欢喜
哪比得上围着火炉烤红薯的人,身心都得到温暖和满足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名为《七八用喜雪韵四首 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高洁情操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也知天女散花难,束帛戋戋几疋端。"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于天女散花的艰难与珍贵之感。天女散花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象征着吉庆和美好的祝愿,而“束帛”则是古代女子的一种发饰,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获得的感慨。
"富贵何妨还白屋,繁华亦欲傲苍官。" 这两句则表明诗人对于世俗的财富和地位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即便是拥有了富贵,也不过是在简陋的茅庐中生活;面对繁华的官场,诗人也只是淡然以对。
"梁山操里声愁听,湘水图中景喜看。"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听闻梁山的笛子声时感到忧愁,而看到描绘湘江风光的画卷时却感到快乐。这里体现了诗人的情感细腻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争似寒炉煨芋者,身心何处不休胖。"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喻,表达自己如同在寒冷中用火慢慢烤熟芋头一样,无论身心都能找到安适之所,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高洁,以及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