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当空(dāng kōng)的意思:指人物的地位或权力被剥夺,失去控制或失去影响力。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桂花(guì huā)的意思:桂花是指桂树开花的香气,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恍疑(huǎng yí)的意思:形容心中疑惑不解,犹豫不决的状态。
鉴湖(jiàn hú)的意思:观察湖水,比喻审察事物真相,识别是非曲直。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蓬岛(péng dǎo)的意思:蓬岛指的是一个虚幻的、不存在的地方。用来形容事物的虚幻或不切实际。
千寻(qiān xún)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蜿蜒盘旋。
水光(shuǐ guāng)的意思:水的光辉,形容水面上的反射光亮。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彩、色彩。
耸翠(sǒng cuì)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树木苍翠。
同辈(tóng bèi)的意思:同辈指同一辈分、同一年龄或同一级别的人。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物色(wù sè)的意思:寻找;搜寻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一镜(yī jìng)的意思:指一瞥、一眼、一瞬间的时间。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邓雅的《又答曾彦敬》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山居秋夜图景。首句“林下柴门傍水安”,写出了诗人居住在环境宁静的山林之中,门扉紧邻溪流,生活气息浓厚且与自然和谐共处。次句“满林风露桂花寒”,通过描绘满林飘落的桂花和清冷的露水,渲染出秋夜的寂静与微凉。
第三句“层崖耸翠千寻险”,则展现了周边山势的峻峭和高耸,以“千寻险”形容山崖之高,给人以壮丽的视觉冲击。接着,“明月当空一镜团”,将明亮的月光照亮夜空,比喻为一轮圆镜,增添了宁静祥和的氛围。
“云气恍疑蓬岛近”,诗人运用神话色彩,将云雾缭绕的景象比作仙人所居的蓬莱仙境,增加了神秘感。最后一句“水光犹似鉴湖宽”,用水面的开阔和湖光倒影,进一步烘托出景色的广阔与深远。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因为“无穷物色谁能赋,同辈文章五色鸾”,诗人感慨这样的美景只有知己才能一同欣赏并赋诗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舟行杂咏·其二
勿言水懦弱,在险能用壮。
盘回万重山,不制三尺浪。
混混循崖行,约束戒奔放。
屈曲必如意,性本无背向。
触石石忽怒,爱怒不受障。
一过波澜平,柔克贵善让。
我行历诸滩,顺逆固殊状。
曾读老氏书,观物知所尚。
阴雨连朝李生景莲致酒因呈露园
秋雨濛濛数晨夕,门外泥深行不得。
墙根草色上墙生,湿云不动炊烟直。
村中农夫荷锄语,朝来雨足当宜麦。
冥冥三日却为霖,太息我稼何由穑。
我时蹋壁空斋里,卧闻雨声心凄恻。
出门仰视絮成堆,低头但见水衣碧。
愿挥长剑斩乖龙,更呼好风来西北。
一扫浮空万里愁,坐使秋阳照阡陌。
不知此意竟何如,彼苍茫茫谁识测。
解愁送酒有侯芭,因醉题诗问李白。
车遥遥篇
车遥遥,遥遥入烟雾。马不肯停,车不肯住。
触石折轴,车轮无声。白日欲落,风吹马鸣。
远忆送者,此时到家。君意已息,我劳如何。
食瓜遇苦,食梅遇酸。采薇苦饥,负薪苦寒。
陟彼岨峿,我心如荼。空林有声,恐非令涂。
道逢游子,将别匆匆。出门入门,殊与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