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独往(dú wǎng)的意思:独自前行,不依赖他人。
繁声(fá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嘈杂,喧闹不安的样子。
鼓钟(gǔ zhōng)的意思:表示通过鼓励或警示来推动事物发展或改变。
兰成(lán chéng)的意思:形容人品德高尚,行为端庄,举止优雅。
穷山(qióng shān)的意思:指山势险峻、地势贫瘠的山。
山翁(shān wēng)的意思:指老人、老头子,也可指隐居山间的人。
石根(shí gēn)的意思:指坚实、稳固的根基或基础。
台下(tái xià)的意思:指在表演或演讲时,观众所在的位置。也泛指观众、听众。
燕语(yàn yǔ)的意思:指能言善辩、口才出众的人。
涌泉(yǒng quán)的意思:形容喜悦、兴奋之情绪如泉水涌出。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水画面。首句"台下涌泉如鼓钟"以比喻手法,将泉水比作鼓钟,形象地展现了泉水涌动的节奏感,仿佛在低沉而悠扬地鸣响。接下来的"亭无燕语有风松"则通过对比,写出亭子虽无燕雀的嘈杂,却有松风轻轻吹过,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石根渐见兰成亩"描绘了泉水边石头缝隙间生长的兰花,暗示了此处的幽深与生机。"影里不知花几重"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象,花朵在光影交错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感。
"月夜听泉翻羽调,水声和谱寄山翁"写诗人夜晚在琴台聆听泉水声,仿佛泉水在弹奏着音乐,这旋律仿佛是寄给山中的隐士,传达了一份悠然自得的心境。
最后两句"自从独往穷山后,不见繁声入乱中"表达了诗人独自游历山川后的感悟,远离尘世喧嚣,只在此处享受宁静,听泉声而忘却世事纷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琴台周围的自然景色,通过听泉、赏花等活动,传达出诗人超脱尘俗、追求宁静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发淮安
九月初二日,车马发淮安。
行行重行行,天地何不宽。
烟火无一家,荒草青漫漫。
恍如泛沧海,身坐玻瓈盘。
时时逢北人,什伍扶征鞍。
云我戍江南,当军身属官。
北人适吴楚,所忧地少寒。
江南有游子,风雪上燕山。
偶成
长剑不入英雄手,劲气摩空拂牛斗。
埋光铲采今几年,匣中忽作蛟龙吼。
古琴不入时人耳,断弦挂壁尘埃久。
桐尾半作爨下焦,高山流水今安有。
自笑长不满七尺,役役徒为牛马走。
学剑学琴两无用,肯以穷困移所守。
孔颜非厄,盗蹠非寿。西子非妍,无盐非丑。
一时荣辱闲过眼,千古是非空挂口。
何如长歌归去来,万事无心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