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得香在石,何妨露满梢。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栖(bù qī)的意思:不停留、不驻扎
孤山(gū shān)的意思:指孤立的山峰或独立的山岭,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中孤独无助。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结茅(jié máo)的意思:指结交朋友,结成亲密的关系。
空自(kōng zì)的意思:空自指的是没有依靠他人或外力,自觉自愿地空下来,不进行任何活动。
人意(rén yì)的意思:人们的意愿或心意。
深见(shēn jiàn)的意思:指见识深厚,洞察力强,对事物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谁当(shuí dāng)的意思:指不确定某个人能否胜任某项任务,需要进一步选择或确定。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自放(zì fàng)的意思:指自己放纵、自由自在地行动,不受任何限制或约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山之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首联“孤山空自放,岂问岁寒交”,以孤山自放的姿态开篇,暗示了山的独立与自由,同时也引出了对季节变换中友情的思考。这里的“岁寒交”借用了“岁寒三友”的典故,暗指在严冬时节仍能保持友谊的人,但诗人却以“空自放”回应,似乎在说,山并不在意这些世俗的交往,它更关注的是自身的存在与自然的和谐。
颔联“但得香在石,何妨露满梢”,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内在精神的联系。诗人认为,只要内心拥有香气(象征着高尚的品质或美好的情感),那么即使外界环境再恶劣(如露水满枝头),也无妨。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在精神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纯净、高洁品质的追求。
颈联“叶凋深见月,鸟过不栖巢”,描绘了一幅夜晚山林的静谧景象。随着树叶的凋零,月光得以更加清晰地照耀大地,鸟儿飞过却不留痕迹,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中。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尾联“最是幽人意,谁当共结茅”,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的渴望。在这里,“幽人”不仅指诗人自己,也代表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谁当共结茅”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山中建屋,共享这份宁静与自由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孤山、月夜、落叶、鸟鸣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