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峰云外庵和韵四景四首·其三》
《一峰云外庵和韵四景四首·其三》全文
元 / 惟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平田水语稻花香,半解萝衣受晚凉。

景物双清正好,乱山云外斜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解(bàn jiě)的意思:对事情的了解不全面或不深入。

稻花(dào huā)的意思:稻花是指稻穗上的花朵,也可以用来比喻美丽的景象或者幸福的生活。

景物(jǐng wù)的意思:指自然景物或人工构筑物。

双清(shuāng qīng)的意思:双清指的是清廉、清正的意思。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云外(yú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嚣,超脱尘俗的境地。

正好(zhèng hǎo)的意思:刚好符合预期或需要;恰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秋日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和谐之美。

首句“平田水语稻花香”,描绘了广阔的田野上,水流潺潺,稻花飘香的景象。水声与稻香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这里的“水语”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水声,而是借水声喻指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次句“半解萝衣受晚凉”,进一步展现了秋天的凉爽与自然界的生机。萝衣指的是藤蔓或植物的叶子,这里形象地描绘了傍晚时分,植物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享受着晚来的凉意。这一句通过植物的动态,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特有的凉爽与清新。

第三句“景物双清秋正好”,是对前两句景象的总结与提升。这里的“双清”既指自然环境的清幽,也暗含了心境的纯净与宁静。诗人通过“秋正好”表达了对当前时节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

最后一句“乱山云外又斜阳”,将画面推向高潮。远处的群山在云层的掩映下若隐若现,夕阳的余晖洒在山峦之上,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而柔和的色彩。这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日落景象,还蕴含了诗人对大自然壮美与变幻的赞叹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田园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元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惟则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湘妃泣竹

湘竹斑斑楚水流,湘娥夜泣楚云秋。

直教积泪成江水,一滴春痕一滴愁。

(0)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十

三伏炎熇,吴牛喘、老颠欲裂。

讵便少、池荷半亩,山松百尺。

赤日红尘那可耐,哀梨并剪无从觅。

且临风、快读剑南诗,倾一石。堂堂处,装何急。

咄咄处,人都逼。算功名马槊,关山梁益。

绿鬓双螯寒夜擘,白头猛虎霜天射。

渐卷终、不觉海风生,冰车砉。

(0)

金缕曲

对月能闲坐。似空山、更寒人静,云淡烟锁。

道甚新春愁绪减,依旧寂寥无奈。

谁领略、满城灯火。

看遍小屏风上画,只梅花、清瘦还如我。

邀素月,成三个。韶光一瞬随风堕。

正消停、幽兰香里,罗浮梦左。

睡鸭频移瓶注水,便是长宵功课。

垂纸帐、拥衾高卧。

凤头微沉门静掩,又何心、问踏歌箫鼓。

莲花漏,从头数。

(0)

寥志书来答之以诗

津梁早已倦人天,回首前尘只惘然。

客久岂能无止息,书来徒使损宵眠。

求方储药还多事,呼帚忘笤羡钝禅。

愿得一龛相伴住,读书饱饭送残年。

(0)

秋兴八首·其七

回疆青海奠神功,万国衣冠拜宅中。

乌弋不庭筹北伐,黄支受吏验东风。

射雕虏遁蛮云黑,牧马人稀塞草红。

忍听遗民谈盛事,外攘颇牧内文翁。

(0)

与沈石田游西岩庄

西湖一曲入山遥,风送花香落酒瓢。

行尽清溪方见寺,忽逢飞瀑又凭桥。

家家茅屋霏茶霭,处处莺声在柳条。

此夜东堂谁是主,抱琴僧渡夕阳舠。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