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师为譬兴亡恨,雨打秋坟骨亦销。
《七月望后寄寒碧上人》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在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之后,诗人徐波向寒碧上人表达哀思的情景。"楚鬼微吟上峡谣"可能暗示着诗人身处楚地,以幽灵般的歌声诉说哀愁,这歌声或许源于对故去亲人的怀念。"中元法食可相招"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中元节的祭奠仪式,召唤亡者的灵魂前来共享食物,以此寄托对亡者的思念。
"凭师为譬兴亡恨"中的"师"可能指的是寒碧上人,诗人请求他作为理解者,将生死兴衰的感慨寓言化,因为这种情感深沉而复杂,难以直接言表。最后,"雨打秋坟骨亦销"描绘了风雨侵蚀下,连墓中的骸骨都似乎被哀愁所消融,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亡者的深深哀悼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通过中元节的习俗和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郎·其三寓言
可意人如玉。小帘栊、轻匀淡泞,道家装束。
长恨春归无寻处,全在波明黛绿。
看冶叶、倡条浑俗。
比似江梅清有韵,更临风、对月斜依竹。
看不足,咏不足。曲屏半掩青山簇。
正轻寒、夜来花睡,半敧残烛。
缥缈九霞光里梦,香在衣裳剩馥。
又只恐、铜壶声促。
试问送人归去后,对一奁、花影垂金粟。
肠易断,倩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