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秋杂兴·其一》
《暮秋杂兴·其一》全文
宋 / 连文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门巷车马,空斋掩半扉。

天时后变人事日来非。

岁月英气风霜客衣

谁知光景短,冉冉去如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光景(guāng jǐng)的意思:形容景象、状况或情况。

后变(hòu biàn)的意思:指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或变化。

客衣(kè yī)的意思:指外来的客人,也指外地来的人。

门巷(mén xiàng)的意思:指小巷、背街小巷,也用来形容狭窄的地方。

秋后(qiū hòu)的意思:指事情发生后不久,事情的结果或后果就显现出来。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日来(rì lái)的意思:日子一天天过,时间不断流逝。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天时(tiān shí)的意思:指天气和时间的适宜条件。

英气(yīng qì)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高雅、潇洒,有一种出众的风度和气度。

注释
门巷:街道和巷子。
空斋:空闲的书斋。
掩:遮掩。
半扉:半扇门。
天时:季节气候。
人事:人间世事。
日来非:每日都在变化。
岁月:时光。
销:消磨。
英气:英雄气概。
敝:使破旧,磨损。
谁知:谁能想到。
光景:光阴。
冉冉:渐渐。
去如飞:流逝得像飞一样快。
翻译
门前车水马龙,空荡的书斋半掩门扉。
秋季过后天气变化无常,人事每天都在变迁。
时光流逝,英雄气概逐渐消磨,风霜侵蚀了旅人的衣物。
谁曾想,美好的光阴如此短暂,匆匆流逝如同飞逝的流光。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连文凤的《暮秋杂兴(其一)》描绘了一幅清冷而感怀的画面。首句“门巷多车马”,展现了外界的繁华与热闹,然而诗人身处“空斋”,暗示了内心的孤独和静寂。“空斋掩半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透露出诗人对世事纷扰的疏离。

“天时秋后变”点明了季节转换,秋季已深,气候渐凉,暗含时光流逝的感慨。“人事日来非”则表达了对人情世故变化无常的无奈,流露出对人事沧桑的深深忧虑。

“岁月销英气”一句,诗人感叹岁月磨损了往昔的豪情壮志,而“风霜敝客衣”则以身体的疲惫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憔悴。这两句寓言了诗人面对生活压力和时光荏苒的无力感。

最后,“谁知光景短,冉冉去如飞”以生动的比喻总结全诗,形象地写出光阴似箭,人生短暂,不禁让人感叹时光匆匆,岁月无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环境和自身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岁月易逝的深刻体悟,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沉思。

作者介绍

连文凤
朝代:宋   字:百正   号:应山   籍贯:福州三山

福州三山人,字百正,号应山。宋末太学生,亦尝为官。宋亡入元,变姓名为罗公福,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其诗清切流丽,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有《百正集》。
猜你喜欢

早行逢故人车中为赠诗

残朱犹暧暧,馀粉尚霏霏。

昨宵何处宿,今晨拂露归。

(0)

观钓诗

澄江息晚浪,钓侣枻轻舟。

丝垂遥溅水,饵下暗通流。

歌声时断续,楫影乍横浮。

寄言濯缨者,沧浪终滞游。

(0)

渔家傲.过莺脰湖

野岸平芜新涨阔。残红落尽闻啼鴂。

柳外渔歌三两阕。舟如叶。一篙春水流斜日。

散发临风横短笛。钓徒归去沧江碧。

烟际鸥鸶招不得。情何极。夜凉露滴荷衣湿。

(0)

赠枣腆诗

久官无成绩,栖迟于徐方。

寂寂守空城,悠悠思故乡。

恂恂二三贤,身远屈龙光。

携手沂泗间,遂登舞雩堂。

文藻譬春华,谈话犹兰芳。

消忧以觞醴,娱耳以名娼。

博弈逞妙思,弓矢威边疆。

(0)

赋得三月三日天气新

转瞬逢三月,青春物候新。

风和刚上巳,气朗属芳辰。

暖送江头酒,薰添陌上茵。

几回桃浪润,一色柳旗匀。

草碧争迎客,花红欲笑人。

崇山兼曲水,潇洒净无尘。

(0)

赠菊

为爱名花着意忙,一枝赠我过银塘。

耐寒如许留佳色,寄傲何妨到晚香。

浑似明珠堪解佩,岂同宝剑漫遗囊。

斋头供对怡然甚,自得幽芳俗虑忘。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