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省郎杜德常清明三绝兼柬王君实艺林·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阳(zhāo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方向,也指希望、兴盛、新生、向上的象征。
春闺(chūn guī)的意思:指女子的闺房,也用来形容女子闭门读书、隐居的地方。
道陌(dào mò)的意思:指道路两旁的草地或小路。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卖花(mài huā)的意思:指以卖花为行为的比喻,表示为了一己之利而牺牲他人利益。
陌头(mò tóu)的意思:指在陌生的地方或陌生的人面前。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闻鸡(wén jī)的意思:指早上听到鸡叫声,表示努力向上,不贪睡懒散。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莺啼(yīng tí)的意思:指春天莺鸟的啼叫声,形容春天的景象美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闺中清晨的画面。首句“春闺无事不闻鸡”写出了闺中女子在没有外事打扰的宁静早晨,被公鸡报晓的声音唤醒。次句“睡起朝阳树影西”进一步描绘了女子起床后看到的景象,阳光已经升起,树影投向西方,暗示时间已早。
第三句“尽道陌头寒食好”,寒食节正值春天,人们常常外出游玩,此处表达了对户外春景的向往和节日的欢乐气氛。最后一句“卖花声里有莺啼”,通过卖花声和黄莺的鸣叫,营造出一种热闹而生机勃勃的市井景象,也暗含着女子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淡淡的哀愁。
整首诗以闺中女子的视角,通过日常细节展现了春日寒食节的风俗和闺中人的闲适心情,以及对自由与外界美好的渴望。宋褧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含蓄,这首诗体现了元代诗歌的婉约之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