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松江·其二》
《松江·其二》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纸]韵

秋风索索连江起,暮过烟波十馀里。

长芦瘦竹映渔家灯火渺茫寒照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连江(lián jiāng)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地连绵不断。

渺茫(miǎo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确定,没有明确的方向或目标。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索索(suǒ suǒ)的意思:形容声音轻微而连续,或者形容行动轻盈迅速。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渔家(yú jiā)的意思:指渔民的家庭,也用来比喻贫苦的农家。

注释
索索:形容秋风的声音。
烟波:形容水面上的雾气和波纹。
长芦:高大的芦苇。
渺茫:模糊不清,遥远的样子。
翻译
秋风吹过江面,发出瑟瑟声响,天色渐晚,我们行舟穿过十多里的烟波。
沿途可见稀疏的芦苇和细长的竹子环绕着渔村,渔家的灯火在寒冷的夜水中摇曳,显得朦胧而遥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景图。"秋风索索连江起",诗人捕捉了秋风在江边轻拂、细数的情态,以及它如何从江面升起,这是一种动静结合的美妙描写。"暮过烟波十馀里"则展现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经过烟雾弥漫的水波,行进了相当远的距离,这里的“十馀里”更添了一份苍茫感。

接下来的"长芦瘦竹映渔家"中,"长芦"和"瘦竹"都是描写江边景物的词语,它们与"渔家"相映衬,勾勒出了一个简洁而富有诗意的水乡生活图景。这里的“映”字用得妙,让人感受到画面之美。

最后一句"灯火渺茫寒照水"则在夜幕降临后,点缀着几处微弱的灯光,它们在寒冷中投射到水面上,形成了一种孤寂而又神秘的氛围。"渺茫"一词极好地传达了那种难以捉摸、辽远无际之感,而“寒照水”则让读者不禁生出一丝秋夜的凉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气氛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寄郭月篷

烟波秋草外,活计一渔篷。

淡月明寒苇,新霜醉晓枫。

身虽殊出处,道岂有穷通。

俯仰看人面,何如数过鸿。

(0)

圣果院访忠上人不值

管领东风入杖藜,落梅香里已招提。

苔痕一径白云湿,花影半窗红日低。

欲见高僧聊尔耳,便乘馀兴去来兮。

葛藤有话无人共,付与隔林幽鸟啼。

(0)

句·其十一

巧缀雕琼绽色丝,三千宫面宿胭脂。

(0)

句·其八

润毫均厚薄。

(0)

句·其十六

潜岭岧峣副祝融。

(0)

清平乐·其十二

暂来还去,轻似风头絮。

纵得相逢留不住,何况相逢无处。

去时约略黄昏,月华却到朱门。

别后几番明月,素娥应是消魂。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