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秋》
《初秋》全文
宋 / 俞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火老金柔暑告残,乘凉正好西山

秋声来处寻觅,只作窗前竹叶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乘凉(chéng liáng)的意思:在凉爽的地方休息或避暑

火老(huǒ lǎo)的意思:形容人年纪大而精神矍铄,活力充沛。

来处(lái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来历。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寻觅(xún mì)的意思:寻找;寻求

正好(zhèng hǎo)的意思:刚好符合预期或需要;恰好

竹叶(zhú yè)的意思:指隐居谦逊之人,比喻低调而有才华的人。

注释
火老:炎热的夏天。
金柔:金色的阳光柔和。
暑告残:夏天即将过去。
乘凉:乘凉消暑。
西山:远处的山脉。
秋声:秋天的声音。
无寻觅:难以找到来源。
只作:只当作。
窗前:窗户旁边。
竹叶间:在竹叶的沙沙声中。
翻译
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金色的阳光变得柔和,正是乘凉的好时光,可以欣赏西山的美景。
秋天的声音似乎无处可寻,只能在窗前竹叶的沙沙声中听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诗人抓住了季节转换的微妙时刻。"火老金柔暑告残",通过"火老"和"金柔"这两个富有秋天特色的意象,暗示夏季炎热逐渐消退,天气开始转凉。"暑告残"三字简洁地传达出这一变化。

"乘凉正好望西山",诗人选择在傍晚时分,享受微凉的秋风,欣赏远处的西山,展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乘凉"二字,既写实又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清凉舒适的惬意感受。

"秋声来处无寻觅,只作窗前竹叶间",诗人并未直接描述秋声,而是说那清脆的秋声仿佛从竹叶间自然流露,显得格外悦耳,让人难以追寻其来源。这种写法既表现了秋声的婉转,也寓言了生活的平淡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初秋的景色,传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和对生活情趣的品味。

作者介绍
俞桂

俞桂
朝代:宋

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在滨海地区为官,做过知州。他与陈起友善,有诗文往还。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而时有独到的发现。文字清畅,亦富于诗情画意。 
猜你喜欢

张参戎园十首·其四

迟日散花影,离离幽意新。

美人娇写照,狂客醉留春。

醒酒宜眠石,搴芳莫动尘。

年来空色相,己悟净为真。

(0)

吴都台东湖书屋八首·其五

五岭精灵聚,当朝更曲江。

大名千古敌,直节万夫降。

化俗身为度,摛文笔似扛。

如闻邹鲁教,今日在南邦。

(0)

秋葵小画

惨淡生绡色,秋花擢露森。

黄匀涂粉额,赤抱向阳心。

节序谁云暮,风霜尔独禁。

草堂披拂处,默坐寄情深。

(0)

送刘养和入台

四月江南路,积雨开新晴。

省郎跃骢马,健作青云行。

看君皎皎扬英姿,回山倒海自有时。

匣中龙剑皎如雪,那肯绣涩空藏为。

玳筵酒尽双金樽,仰天烈气不可吞。

男儿奋臂报知己,岂顾一饭哀王孙。

(0)

文仙石歌送田景瞻

高平仙人栖稳处,长林叠嶂含风露。

仙人一去不复还,山中白石长如故。

苍龙时上石床眠,老鹤犹窥丹灶烟。

金枝翠盖知何所,洞门月色长娟娟。

南州太守有仙骨,分符亦得烟霞窟。

平郊微雨动朱轮,多少高情坐超忽。

春城春物好融神,扪萝曳履上嶙峋。

倘逢石髓归来日,好忆东曹抱病人。

(0)

五马图歌赠郑绍兴

画图五马云锦文,谁其有者郑使君。

房星降灵渥洼裂,龙种迈出驽骀群。

金河蹴踏精爽振,玉珂脱落权奇分。

使君人异马亦异,气槩万里含风云。

四明美政那可状,闾井小儿知礼让。

风化浑期太古前,功名特出诸侯上。

昨乘此马朝王正,锦鞯光照长安城。

天闲騄駬盈万匹,此马一过人皆惊。

郑君五马真绝奇,盐车局促将何为。

穆王正要追风足,报尔王良伯乐知。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