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多景楼眺望》
《多景楼眺望》全文
宋 / 陈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江淮万里天,历历在楼前。

对景登览,因思几变迁

横秋水外,鸟度夕阳边。

倦倚阑干北,令人黯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uōjǐnglóutiàowàng
sòng / chén

jiānghuáiwàntiānzàilóuqián

duìjǐngdēnglǎnyīnbiànqiān

yúnhéngqiūshuǐwàiniǎoyángbiān

juànlángānběi
lìngrénànr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黯然(àn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没有希望。

变迁(biàn q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和转移,特指人事或国家社会的变动。

登览(dēng lǎn)的意思:指上山或高处游览、观赏。

对景(duì jǐng)的意思:对比观察景物,领会景物的美妙之处。

横秋(héng qiū)的意思:横秋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意思是指年纪已老,行为仍然像秋天一样嚣张猛烈,不服老。形容人老而不知退休,仍然保持着年轻人的激情和活力。

江淮(jiāng huái)的意思:指江河的宽广和淮河的浅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宽广和短小。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历历(lì lì)的意思:清晰明了,如实详细。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倚阑(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门框上看风景或观察外面的情况。

注释
江淮:指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地区,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之一。
历历:清晰可见,分明的样子。
变迁:变化,更替。
阑干:栏杆,中国古代建筑常有的扶手设施。
翻译
广阔的江淮大地绵延万里,清晰地展现在眼前的楼阁之前。
独自登高远望这眼前景色,不禁想起世事经历了多少变迁。
秋水之上乌云横亘,夕阳余晖中鸟儿掠过天际。
疲惫地倚靠在栏杆北面,让人感到心情无比沉重黯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多景楼上远眺江淮大地的景象,万里江山清晰可见。他独自一人登高望远,引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思考。秋天的云彩横亘在秋水之上,夕阳下鸟儿掠过天际,这些自然景色增添了时空的苍茫感。倚靠栏杆北望,诗人内心涌起淡淡的哀愁,情绪显得十分黯然。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个人孤独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陈郁
朝代:宋

陈郁(1184-1275)字仲文,号藏一。江西临川人。陈世崇之父。并称“临川二陈”。南宋著名诗人。文学优异。
猜你喜欢

闻戒篇·其三

军门下一檄,尔民其偕来。

遂令草莽臣,竞拜御史台。

周生何晃晃,大吏曰尔才。

畀尔银一流,聊治酒一杯。

为我酌乡里,毋或生疑猜。

人各自为守,寇来何有哉。

长揖谢大吏,敢弗竭驽骀。

退而谋之众,众皆癫如雷。

小市铸剑戟,健儿集舆儓。

聚柝夜数辈,磨盾日几回。

一笑语诸公,公等皆将材。

(0)

苦麦孺博

藏山那有纸千张,惜往空馀泪万行。

浊酒素筝犹昨日,渊才雅思本文王。

渐多宿草应知晚,一枕邮亭未算长。

文酒蹉跎荒日夜,寄声来日惜韶光。

(0)

后黄公庐.赠吴遂君

朝朝伏案赋大狗,忽思出门跨疲驴。

立谈遍国竟无有,时有鬼物相揶揄。

技穷仍自访吾子,狂谋谬算相嬉娱。

须臾意尽计无出,入手幸有黄公卢。

饿鬼见脓大欢喜,况有臃肿之与居。

一壶怡愉两壶笑,三壶喧虺四欷歔。

五壶骂座客尽散,兀然入梦忘登车。

役夫脱籍履六合,哮吼跳掷皆诗书。

方持文字作大狱,忽然境界皆为虚。

教堂呜钟拜磔鬼,壁虱列队如肥猪。

秋风无赖犯破席,绳床兀臬如舆图。

嗟乎我醒得非此,人生觉梦那不殊。

嗟乎梦觉那不殊,然后孔丘代温真吾徒。

(0)

无题二十六首选十·其五

更重恩怨归青史,一事清凉剃白头。

愿约鸿蒙骑莽眇,再来华表看神州。

(0)

无题二十六首选十·其二

前年同作京华客,一散搏沙不可完。

更忆汪梁江海上,暮云无际隔长安。

(0)

勤王北望感怀十三首·其十

龙楼旋繫马,鸾掖且观兵。

金凤成灰烬,铜驼卧棘荆。

飘零周雅乐,芜没汉公卿。

文物千年盛,繁华一旦倾。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