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令冰不寒,谁令火不热。
雨霜涂前除,侬思底得绝。
前除(qián chú)的意思:指事前排除或消除可能的困难、障碍,预先做好准备。
这首诗以问句形式展开,探讨了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如冰为何不寒,火为何不热,以及雨霜如何覆盖前除,引发人们对事物本质和宇宙规律的深思。
“谁令冰不寒,谁令火不热。”这两句以设问的方式,提出了对自然界现象的疑问。冰通常应是寒冷的象征,而火则是热能的代表,但诗人却提出疑问,是谁赋予了它们不同的属性,使得冰不再寒冷,火不再炽热。这种反常的现象引发了读者对于自然法则和宇宙秩序的思考。
接着,“雨霜涂前除,侬思底得绝。”这两句描绘了雨霜覆盖地面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疑惑与思考。雨霜的出现似乎违背了常规季节的变化,它在特定的时间或地点突然降临,覆盖了原本应该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一种内心情感的投射,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深刻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背后深层意义的探索,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感悟。它不仅仅是一首关于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次心灵与宇宙对话的旅程。
前岁河决孙家集,狂澜虽排沙乃停。
微山湖水致倒漾,连延数郡遭灾星。
吾民非鱼罹昏垫,经年不得事春耕。
讵待监门绘图告,中心藏之鸠鹄形。
赈济无过救目下,为求除患谋经营。
伊河减水云捷径,议实倡自鹤年成。
亟今相度大疏剔,而何骑尾贤劳倾。
责成继任举善政,一月一令邮书呈。
自冬徂春工乃就,湖水直下如建瓴。
弃水二万馀顷地,涸出万六千顷赢。
是皆播麦盼夏熟,馀俟晚种秋田登。
南望额手为民慰,诚永逸乎犹难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