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日本杂事诗(其六十八)》由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日本文化进行了对比和融合,展现了诗人对东西方文化的独特见解。
首句“《论语》皇疏久代薪,海神呵护尚如新”,以《论语》的皇疏比喻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虽历经时间的考验,却如同海神的呵护一般,依然崭新而鲜活。这里巧妙地将《论语》与海神联系起来,既体现了《论语》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也暗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持久生命力。
次句“《孝经》亦有康成注,合付编摩《郑志》人”,进一步将话题转向《孝经》,提到有康成这样的学者为其作注,意味着《孝经》同样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同时,通过“合付编摩《郑志》人”这一表述,诗人巧妙地将《孝经》与《郑志》相提并论,暗示了《孝经》在道德伦理方面的价值,以及它与《郑志》在文化传承中的相似作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论语》和《孝经》的引用,以及对日本文化的间接提及,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期待。黄遵宪以独特的视角,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日本文化进行对比,展现了他对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介亭
真人昔未起,奔鹿骇四方。
连延天目山,两乳百里长。
有地跨江海,无种生侯王。
中宵燎穹旻,列石表坛场。
朱旗大梁野,英气吞八荒。
寥寥百年后,故物亦已亡。
所馀彼巉岩,峰巅屹相望。
主人承明老,星斗工文章。
筑亭紫霄上,坐客苍株旁。
攀云弄明月,晓星生扶桑。
禹山隔波涛,简书永埋藏。
愿逢希夷使,水土还故常。
游龙洞
侧径萦纡入杳冥,神镵鬼凿路岩扃。
天悬乳石婴华盖,壁隐莓苔矗翠屏。
九道寒江云外白,一池阳井雪中青。
还同康乐登临海,可共羊何笔不停。
送徐君章
每秋送客常羡人,今秋送君尤惜别。
白发相知无几何,明日扁舟成楚越。
忘形谁复到尔汝,末路转忧欺老拙。
西风落叶密如雨,信宿长淮见清月。
紫蟹出簖加二螯,白鱼挂网色胜雪。
人生功名何由致,适意勿羞徒餔啜。
何时亦得东南征,赤脚吴溪嘲钓碣。
山中早梅
亭亭映晚景,皎皎出林端。
小圃连云淡,孤芳冒雪寒。
人间殊未见,物外最先看。
但欲方琼玉,宁将胜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