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水如鲜血,瘴天已死灰。
吏忧民置毒,巫幸鬼为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陶弼所作的《宜阳》,描绘了宜阳孤城深陷蛮荒之地的恶劣环境和民生疾苦。首句"孤城溪洞里"点出宜阳地理位置的偏远与孤立,接下来的"闻说已堪哀"则暗示了此处的悲惨情状。诗人运用比喻,将蛮水比作"鲜血",形象地刻画出水色的凄厉,"瘴天已死灰"则渲染出空气污染和疾病的严重,如同死气沉沉的灰烬。
"吏忧民置毒"揭示了官吏的腐败和百姓生活的困苦,以至于不得不以毒害之物自保;"巫幸鬼为灾"则揭露了迷信盛行,巫术横行,连鬼神都被当作灾难的源头。最后两句"风土如斯恶,吾来胡为哉"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来到这恶劣环境的深深疑惑和无奈,流露出对当地百姓命运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宜阳地区社会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诗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民生的关注。
胜峰高哉摩紫青,白鹿导我登化城。
住山大士喜客至,兜罗布界缤相迎。
圆景明晖倚云立,艴如七宝庄严成。
一光未定一光发,中有墨像随心生。
白毫从地插空碧,散烛象纬天尤惊。
夜神受记亦修供,照世洞然千百灯。
明朝银界混一白,咫尺眩转寒凌竞。
天容野色儵开闭,惨澹变化愁仙灵。
人言六通欲大现,洗山急雨如盆倾。
重轮桑采印岩腹,非烟非雾非丹青。
我与化人中共住,镜光觌面交相呈。
前山忽涌大圆相,日围月晕浮青冥。
林泉草木尽含裹,是则名为普光明。
言词海藏不胜赞,北峰复有金桥横。
众慈久立佛事竟,一尘不起山竛竮。
向来无法可宣说,为问有耳如何听?
我本三生同行愿,随缘一念犹相应。
此行且复印心地,衣有宝珠奚外营?
题诗说偈作公案,亦使来者知吾曾。
神通佛法须判断,一任热碗春雷鸣。
《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巅,一名胜》【宋·范成大】胜峰高哉摩紫青,白鹿导我登化城。住山大士喜客至,兜罗布界缤相迎。圆景明晖倚云立,艴如七宝庄严成。一光未定一光发,中有墨像随心生。白毫从地插空碧,散烛象纬天尤惊。夜神受记亦修供,照世洞然千百灯。明朝银界混一白,咫尺眩转寒凌竞。天容野色儵开闭,惨澹变化愁仙灵。人言六通欲大现,洗山急雨如盆倾。重轮桑采印岩腹,非烟非雾非丹青。我与化人中共住,镜光觌面交相呈。前山忽涌大圆相,日围月晕浮青冥。林泉草木尽含裹,是则名为普光明。言词海藏不胜赞,北峰复有金桥横。众慈久立佛事竟,一尘不起山竛竮。向来无法可宣说,为问有耳如何听?我本三生同行愿,随缘一念犹相应。此行且复印心地,衣有宝珠奚外营?题诗说偈作公案,亦使来者知吾曾。神通佛法须判断,一任热碗春雷鸣。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8367c68fe5ee228471.html
千里移根自海隅,风颿破浪走天吴。
散花忽到毗耶室,似欲横机试病夫。
燕寝香中暑气清,更烦云鬓插琼英。
明妆暗麝俱倾国,莫与矾仙品弟兄。
仙人漓江游,剪水冯夷宫。
宾友来邹枚,寒辔摇冬珑。
起望天南陲,玉沙满长风。
越人来省识,把酒酹层空。
从来峤南北,人谓将无同。
那知梁园霰,飞入瑞露中。
幕府有清士,寻僧上西峰。
六花信娟巧,未及五字工。
我亦涤冰砚,课虚贵新功。
莫嗤两臞儒,毫端尚清丰。
回廊月下短歌行,惟有知音解有情。
一曲红窗声里怨,如今分作两愁城。
风卷南枝一夜休,孤芳宁肯为人留?
淡妆素服真成梦,落月横参各自愁。
几多蝼蚁与王侯,往古来今共一丘。
遮莫功名掀宇宙,百年两角寄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