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磴道(dèng dào)的意思:指山路上的阶梯道路。
飞梁(fēi liá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出色。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虹霓(hóng ní)的意思:指彩虹。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帘箔(lián bó)的意思:指帘幕、帷帐。比喻不真实的景象或表面的繁华。
梁架(liáng jià)的意思:指承受重物的主要支撑结构。
木杪(mù miǎo)的意思:木杪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树木的顶端或山林的深处。在引申意义上,木杪也表示事物或人物的最高点或最深处。
南湖(nán hú)的意思:指非常安静、平和、宁静的环境,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心境平和安静。
飘洒(piāo sɑ)的意思:形容气质或风度高雅,自信而从容。
时为(shí wéi)的意思:指某个时刻或某个阶段是某种情况的时候。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石门(shí mén)的意思:指固执不改变的态度或观点。
水石(shuǐ shí)的意思:指关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关系。
松吹(sōng chuī)的意思:指能力不足,没有实际作用或没有价值。
雾雨(wù yǔ)的意思:雾和雨一起出现,形容天气阴沉、潮湿。
下视(xià shì)的意思:低头看
悬泉(xuán quán)的意思:悬泉指的是泉水从高处悬挂而下,形成瀑布的景象。引申为形容事物悬而未决,不明确或难以解决的状态。
夭矫(yāo jiǎo)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或行为优美、灵活。
音响(yīn xiǎng)的意思:指声音高亢、洪亮。
于兹(yú zī)的意思:此时此地;在这里
簪缨(zān yīng)的意思:指担任重要职务或担负重大责任。
竹阴(zhú yīn)的意思:竹子的阴凉处,比喻安静幽雅的环境。
竹木(zhú mù)的意思:指人心纯正、坚定,不受外界干扰和诱惑。
- 注释
- 水石:指流水与奇石构成的美景。
南湖:泛指南方的湖泊。
东壑:东方的山谷。
竹阴:竹林下的阴凉处。
磴道:石阶小路。
石门:可能指山中像门一样的石缝或洞口。
欹崖:倾斜的悬崖。
凿:像被开凿过一样。
飞梁:高架的桥梁。
夭矫:形容姿态屈曲而有气势。
虹霓:彩虹,比喻桥的美丽。
竹木杪:竹子和树木的顶端。
悬泉:从高处垂直落下的泉水。
水声:流水的声音。
松吹:松林间的风声。
音响:声音。
参:混合,参与。
雾雨:细雨如雾。
飘洒:形容雨丝轻柔地散落。
帘箔:帘子和竹帘,这里泛指遮挡物。
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代指官职。
守寂寞:保持独处,享受清静。
- 翻译
- 水流石景吸引我前行,既至南湖又转向东边山谷。
不厌倦跟随竹林的阴凉,我来攀登石上的高阁。
石阶小径通往石门深处,悬崖仿佛被刀斧劈开般陡峭。
横跨山峰的桥梁如彩虹般蜿蜒,婀娜多姿。
向下看是竹木的树梢,抬头只见悬挂的泉水落下。
水声夹杂着松林的风声,各种声音交织成一首自然之歌。
这里时常云雾细雨蒙蒙,水珠飘洒湿润了帘幕。
我想要舍弃官场的冠冕,于此地坚守一份宁静与寂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游子在自然山水之间的漫游情景。诗人被水石带引,前往南湖再转至东壑,显得游子的随性与自由。"不厌随竹阴"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喜爱和沉醉,而"来登石上阁"则是心灵上的升华与超脱。
接下来的几句,"磴道通石门,欹崖断如凿。飞梁架峰头,夭矫虹霓若"通过对山路、石门、悬崖和飞梁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诗人的胆略。
在"下视竹木杪,仰见悬泉落"中,诗人从高处眺望,既观察到了脚下的细微之物,也感受了头顶上方流泻而下的水景,这种观照结合体现了一种全然的自然融合。
"水声兼松吹,音响参众乐。时时为雾雨,飘洒湿帘箔"则是对声音与氛围的描绘,水声、风声交织,形成了一曲自然的和谐乐章。而"时时为雾雨,飘洒湿帘箔"更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又柔和的情趣。
最后两句"吾欲弃簪缨,于兹守寂寞"表达了诗人想要抛弃尘世的繁华,与世隔绝,在这宁静之地寻求心灵的安顿。这里的"弃簪缨"象征着对物质生活的超脱,而"于兹守寂寞"则是对精神世界的坚守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喧嚣与精神宁静之间微妙情感的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