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调筝人三首·其二》
《寄调筝人三首·其二》全文
清 / 苏曼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生憎花发柳含烟东海飘零十年

尽情禅空色相琵琶湖畔枕经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海(dōng hǎi)的意思:指东方的大海,也泛指东方。

含烟(hán yān)的意思:含有烟雾。形容事物有烟雾弥漫或有烟尘。也可比喻言论、文章等含混不清、模糊不明。

湖畔(hú pàn)的意思:指湖边,湖的旁边。

尽情(jìn qíng)的意思:尽情指的是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或享受自己的兴趣爱好。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飘零(piāo líng)的意思:形容无所依托,四处漂泊、流浪。

情禅(qíng chán)的意思:指夫妻感情深厚,亲密无间。

色相(sè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气色或事物的色彩、外表。

生憎(shēng zēng)的意思:遗憾、可惜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柳含烟(liǔ hán yā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眼睛美丽动人,像柳树上的烟雾一样迷人。

琵琶湖(pí pá hú)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想法如琵琶般曲折、复杂。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苏曼殊所作的《寄调筝人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繁华春景的厌倦和自身的漂泊之感。"生憎花发柳含烟"一句,通过描绘花开柳绿的景象,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反感与厌恶,暗示了他对红尘俗世的疏离。"东海飘零二十年"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沧桑。

接下来的两句"忏尽情禅空色相,琵琶湖畔枕经眠"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通过"忏尽情禅",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放下和对佛教禅理的追求;"空色相"则强调了他看破红尘后的超脱。在琵琶湖边,他选择以经书为伴,静眠其中,体现了他的宁静与超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历经沧桑后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曼殊

苏曼殊
朝代:清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
猜你喜欢

用旧韵赠莹上人

飞锡应来从鹫岭,卓茅浑未有蜂窠。

输他灵运先成佛,笑杀僧伽改姓何。

一半芋甘堪共饱,六如语妙不须多。

珍公棒喝方行用,肯著诗仙挂搭么。

(0)

乍晴

天更商量雨,人都领略晴。

晚山青妥贴,野水白纵横。

鹭立沙头影,蜂喧树底声。

笋舆扶病出,邂逅亦诗成。

(0)

忆昔二首·其一

忆惜金鞭观玉台,当年并驾尽龙騋。

恰逢居易投诗去,又报奇章袖贽来。

病谢交游空感旧,老无气力尚怜才。

孟阳残锦都能几,莫为诸君更剪裁。

(0)

上巳

樱笋登盘节物新,一筇踏遍九州春。

似曾山阴访脩竹,不记水边观丽人。

豪饮自怜非少日,俊游亦恐是前身。

暮归尚有清狂态,乱插山花满角巾。

(0)

赠防江卒六首·其五

战地春来血尚流,残烽缺堠满淮头。

明时颇牧居深禁,若见关山也自愁。

(0)

题砚

吾砚平生极自珍,涂云抹月发清新。

临归携就西湖洗,不受东华一点尘。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