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腥龙出洞,月冷鹤归松。
影露林间塔,声传涧底钟。
这首明代诗人童轩的《寓白塔寺偶题》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超凡的山寺夜景。首句“夜宿招提境”,点明了诗人在寂静的佛寺中过夜,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萧然世外踪"进一步强调了此处的清寂和超脱世俗的生活轨迹。
第二联“雨腥龙出洞,月冷鹤归松”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雨后的气息带着湿润的泥土味,仿佛龙从深山洞穴中探出头来;而月光下的松林显得格外清凉,鹤群悠然归巢,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气氛。
第三联“影露林间塔,声传涧底钟”则是视听结合,塔影在林间摇曳,反映出月光的婆娑,而山涧深处的钟声悠扬回荡,增添了寺庙的庄重与禅意。
最后一句“空门应不锁,常借白云封”,以“空门”暗指佛寺,表达出诗人对寺门常开、白云缭绕的想象,寓意佛法无边,僧侣们的心灵世界如同空门一般自由开放,不受世俗束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塔寺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与宁静的追求。
南北浮萍迹,年华又暗催。
残灯和腊尽,晓角带春来。
鬓欲渐侵雪,心仍未肯灰。
金门旧知己,谁为脱尘埃。
有人家住清河源,渡河问我游梁园。
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
卢门十年见秋草,此心惆怅谁能道。
知己从来不易知,慕君为人与君好。
别时九月桑叶疏,出门千里无行车。
爱君且欲君先达,今上求贤早上书。
黔南从事客,禄利先来饶。
官受外台屈,家移一舸遥。
夜猿声不断,寒木叶微凋。
远别因多感,新郎倍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