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溪书院》
《南溪书院》全文
唐 / 于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茅屋住来久,山深不置门。

草生垂井口,花发接篱根。

入院将雏鸟,攀萝抱子猿。

曾逢异人说,风景桃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抱子(bào zǐ)的意思:抱着孩子

不置(bù zhì)的意思:不表态,不明确立场或态度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将雏(jiāng chú)的意思:指将幼鸟带领到巢外,使其学会飞翔。比喻教导学生,使其有所进步。

接篱(jiē lí)的意思:接过篱笆,表示接受别人传授的知识或承担起某种责任。

井口(jǐng kǒu)的意思:指水井的口部,比喻危险的地方或困境。

篱根(lí gēn)的意思:比喻根基浅薄,不稳固。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入院(rù yuàn)的意思:指被送进医院治疗或住院。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异人(yì rén)的意思:指与众不同的人,与常人不同的人物。

注释
茅屋:简陋的小屋。
置门:设置大门。
垂井口:草蔓覆盖在井口。
接篱根:花朵紧贴着篱笆根部。
入院:进入庭院。
攀萝:攀爬藤蔓。
抱子猿:猴子抱着幼崽。
异人:奇异的人。
桃源:传说中的理想乐土。
翻译
长久居住在简陋茅屋,身处深山未设大门。
草蔓垂覆在井口边,花朵绽放贴近篱笆根。
带着小鸟步入庭院,猴子攀藤抱着幼崽。
曾遇奇人告知,这里的景色如世外桃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诗人在茅屋中久住,远离尘嚣,与世隔绝。山深而门未设,是一种对外界的拒绝与屏蔽。草长及井口,花缠篱根,都显示出一片自然、宁静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是雏鸟入院,也不过是在寻觅食物,而攀萝抱子猿,则更添几分野趣和生动。

诗中的"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桃源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处仙境,代表着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这里借用“桃源”来形容诗人居住之地,是对那里的风光给予极高的赞誉,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疏离和对心灵家园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情怀,同时也寄寓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作者介绍
于鹄

于鹄
朝代:唐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猜你喜欢

寄毛素轩宣慰

旌麾曾驻鉴湖边,别去匆匆又两年。

清夜梦分千里月,同乡人各一方天。

素知心事有鸥在,欲寄音书无雁传。

见说使星临浙右,明朝便买渡江船。

(0)

病中

读易窗闲久,多时不点朱。

砚乾蟾渴水,箧破蠹侵书。

气味如僧淡,形容似鹤癯。

交游空满眼,谁念病相如。

(0)

千秋岁.贺莆守汪待举怀忠生日,汪报政将归,因以送之

郁葱佳气。天降麒麟瑞。回首处,江城外。

一麾遗爱在,万口欢声沸。

人乍远,危楼目断天无际。五马徘徊地。

春色随归旆。寿水绿,壶山翠。

风轻香篆直,日暖歌喉脆。

椒觞举,人人尽祝千秋岁。

(0)

谢傅参议彦济惠笋用山谷韵

北方九月霜,宾盘无生菜。

岭南信地暖,穷冬竹萌卖。

君念庾郎贫,茧栗供庖宰。

中有岁寒姿,真时久不坏。

前身渭川侯,千亩偿宿债。

珍可配天花,贱不数石芥。

早薤与晚菘,奴仆望宾介。

文园酒渴馀,想不厌姑嘬。

预恐吹作竹,明日东风噫。

急须驱儿童,倾筐携采采。

(0)

和汪端中陪府君游东湖

汉家虎玺重分铜,銮坡厌直金莲红。

海角疮痍烦大手,循良不愧古人风。

偃蹇霜风铃阁寂,蒙茸春色圜扉空。

为郡风流见前辈,隙日车盖飞城东。

鳌首虚亭未泯灭,骚人古意无终穷。

香风十里菰蒲外,喜气一城尊俎中。

中原景物久荆棘,南渡衣冠随梗蓬。

此地龟文符古谶,盛观略与承平同。

腐儒谬忝无双裔,声价远惭吾祖童。

青衫幕府困奔走,赖有新诗为发聋。

(0)

黄宪生朝三首·其二

经术贤关望,吁谟帝席前。

词场声掷地,宪府力回天。

金鉴风流在,炎陬雨露偏。

慇勤理归揖,早觐日华边。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