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廨中见桃花南枝已开北枝未发因寄杜副端》
《廨中见桃花南枝已开北枝未发因寄杜副端》全文
唐 / 刘长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何意根本开花后时

应缘去日远,独自发春迟。

结实难忘,无言恨岂知。

年光不可待,空羡向南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独自(dú zì)的意思:单独、孤独地。

发春(fā chūn)的意思:指男子因受到外界刺激而性欲勃发的现象。

根本(gēn běn)的意思:完全、彻底的意思。表示事物的根本、本质或者程度极深。

何意(hé yì)的意思:表示询问对方的意图或用意。

后时(hòu shí)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后的时候。

结实(jiē shi)的意思:结实指物体坚固、牢固,不容易被破坏或摧毁。

开花(kāi huā)的意思:指事物开始显露出美好的一面,也可以指事物达到最佳状态。

可待(kě dài)的意思:可以等待或可靠的人或事物。

难忘(nán wàng)的意思:难以忘记的,令人深刻记住的。

南枝(nán zhī)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人或事物。

年光(nián guāng)的意思:年光指的是时间的流逝,特指青春年华的消逝。

去日(qù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已逝,不再回来。

同根(tóng gēn)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词语的字根相同,表示它们具有相同的起源、血缘或共同的特征。

应缘(yìng yuán)的意思:根据缘分或机缘的安排,顺应自然而发生的事情。

自发(zì fā)的意思:自然而然地发生或表现出来。

翻译
为何它总在根部寻求意义,花开总是滞后于其他
可能是因为离别已久,独自绽放得如此迟缓
结出的果实承载着难忘的情谊,无声的遗憾又有谁知道呢
时光匆匆,无法停留,只能羡慕向阳的枝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廨中见桃花南枝已开北枝未发因寄杜副端》。诗中通过对比南北桃枝的不同开放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机遇难得以及友情的珍贵与无奈的情感。

首句“何意同根本,开花每后时”揭示了南北枝不同生长速度的自然现象,同时也隐喻着人生机遇的不均等和不可预测性。接着,“应缘去日远,独自发春迟”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孤独感和对时光的无奈。

中间两句“结实恩难忘,无言恨岂知”强调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无法诉说的心中的不满与遗憾。诗人通过这些字眼传达了深深的情感积淀。

最后,“年光不可待,空羡向南枝”则是诗人面对时间的飞逝和生命的短暂,对已经开放的南枝感到无限的羡慕和渴望。这里的“空羡”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事物无法把握的哀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时光和机遇的珍视与感慨。

作者介绍
刘长卿

刘长卿
朝代:唐   字:文房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709—789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息夫人庙

百雉摧残连野青,庙门犹见昔朝廷。

一生虽抱楚王恨,千载终为息地灵。

虫网翠环终缥缈,风吹宝瑟助微冥。

玉颜浑似羞来客,依旧无言照画屏。

(0)

投所思

憔悴长安何所为,旅魂穷命自相疑。

满川碧嶂无归日,一榻红尘有泪时。

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

浮生七十今三十,从此悽惶未可知。

(0)

西塞山

吴塞当时指此山,吴都亡后绿孱颜。

岭梅乍暖残妆恨,沙鸟初晴小队闲。

波阔鱼龙应混杂,壁危猿狖奈奸顽。

会将一副寒蓑笠,来与渔翁作往还。

(0)

白金小还丹歌·其一

法药变化,无非水精。六芝润色,黄芽自生。

阳光不起,阴流无声。道方秘易,学者难成。

(0)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0)

题华十二判官汝州宅内亭

高居胜景谁能有,佳意幽情共可欢。

新柳绕门青翡翠,修篁浮径碧琅玕。

步兵阮籍空除屏,彭泽陶潜谩挂冠。

只在城隍也趋府,岂如吾子道斯安。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