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庭竹》
《庭竹》全文
唐 / 唐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月笼翠叶承露,风亚繁梢暝扫烟。

知道雪霜不变,永留寒色在庭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变(bù biàn)的意思:保持不变,不发生变化

承露(chéng lù)的意思:承受雨露,指接受恩泽或受到照顾。

翠叶(cuì yè)的意思:指树木上的绿叶,比喻事物的生机勃勃和充满活力。

寒色(hán sè)的意思:指颜色冷淡、阴冷无光的样子。

雪霜(xuě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冰冻的天气。

月笼(yuè lóng)的意思:指月亮笼罩在云层中,无法照射到地面。比喻事物无法得到明确的结果或无法得到解决。

知道(zhī dào)的意思:了解、明白某事物的意义或情况。

注释
月:月亮。
笼:笼罩。
翠叶:碧绿的叶子。
秋:秋天。
承露:承受露水。
风亚:微风吹拂。
繁梢:繁密的树枝。
暝扫烟:驱散暮霭中的轻烟。
雪霜:雪和霜。
终不变:始终如一。
永留:永远保持。
寒色:清冷的色调。
庭前:庭院之中。
翻译
秋夜月光笼罩着碧绿的叶片,微风吹拂下,繁密的树枝摇曳,驱散了暮霭中的轻烟。
我深知无论经历多少雪霜洗礼,它们始终如一,保持着清冷的色调,永远留在庭院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庭院中的竹子景象。在这里,诗人通过精致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对自然之美和生命不变的哲思。

"月笼翠叶秋承露" 一句,表达了夜幕降临时,明亮的月光如同一层网笼,轻轻地笼罩在竹叶上,而那些翠绿的竹叶则在深秋之际接受着露水的滋润。这不仅描绘出了景物,也传达了一种清冷而又生机勃勃的情感。

"风亚繁梢暝扫烟" 一句,通过“风亚”表达了微风轻拂的意境,而“繁梢”则形容竹枝的茂密。“暝扫烟”则是对暮色中竹影婆娑、如同烟雾缭绕的描写。诗人巧妙地运用这些景象,捕捉了秋风中的动态美和深邃意境。

"知道雪霜终不变,永留寒色在庭前" 这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这里的“雪霜”指的是冬天的雪花和白霜,而“终不变”则表达了自然界中某些事物虽然经历四季更迭,但其本质却始终如一。“永留寒色在庭前”则是说诗人希望那份清冷而又坚定之美,能够长久地保留在自己的庭院里。这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恒久不变的一种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唐求

唐求
朝代:唐

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猜你喜欢

和僧圆益

山峰望处人难到,草径行来马自知。

多谢山僧扫尘壁,我今有意不能题。

(0)

竹榻

竹榻破坏久,隅棱类绳桥。

扶身轻坐之,不敢直我腰。

动小响已大,支严势仍摇。

铺毡蔽其颜,倚以度晨宵。

醉卧稍安贴,如舟乍停桡。

愁醒辗转多,似泛八月潮。

欲下必以缓,将登未尝跳。

奴僮为我忧,疑我或怅怊。

讶我合改置,我心岂其遥。

所嗟成与亏,本以材用招。

念此苍翠干,初非愿枯焦。

唯难逃匠手,遂与岁月凋。

物固不求旧,人贫自无聊。

怜强弃其衰,此志亦已恌。

我有四壁宅,尘书映空瓢。

何嫌此榻存,且以异贵骄。

(0)

莓莓原上田

莓莓原上田,春至早已种。

垡垡樊间圃,蔬好亦培壅。

农家乐地利,倚此拟微俸。

依随节序停,领略儿孙众。

徒耕有欢语,各息无愁梦。

冷看里诸生,焦心望乡贡。

(0)

过临淄

击鼓吹竽七百年,临淄城阙尚依然。

如今只有耕耘者,曾得当时九府钱。

(0)

方祖仁都门阻雨

未蒙官放此身休,空恨茶园失旧游。

将谓天边鸿共发,岂知门外雨相留。

一襟凉过人归室,万朵香残菊送秋。

兄弟急难君有义,白衣东下更何尤。

(0)

矮松

枝干偃蹇奇可誇,本根融结杳难测。

龙蛇已抱千载灵,梁栋何烦万牛力。

虽减半天风雨声,却得三冬雪霜色。

卫生已免斧斤人,妆景何辞吟醉客。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