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兮槜李城,犹未有人耕。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花(cán huā)的意思:指已经凋谢或残缺不全的花朵,比喻事物或人的状况不完整或不完美。
触处(chù chù)的意思:触动到别人的痛处或敏感点。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分得(fēn de)的意思:指按照一定的原则或规则进行分配,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应得的份额。
兰桡(lán náo)的意思:形容文采华美的诗文。
年事(nián shì)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或者年龄已经很大的人。
声名(shē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声誉。
送迎(sòng yíng)的意思:送行和迎接。
随分(suí fēn)的意思:形容程度很高,非常之多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吴王(wú w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为了私利而背叛他人、出卖朋友。
艳冶(yàn yě)的意思:形容色彩艳丽,华丽夺目。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 注释
- 魂兮:魂魄啊。
槜李城:地名,槜李之地。
耕:耕耘,此处指生活或情感的投入。
好月:皎洁的月亮。
当年事:过去的往事。
触处情:到处都引发情感。
曾艳冶:曾经艳丽动人。
随分:随便,顺应。
声名:名声。
侍吴王宴:侍奉吴王的宴会。
兰桡:装饰有兰花的船桨,代指船只。
暗送迎:悄悄地接送。
- 翻译
- 魂魄啊,飘荡在槜李城,这里还未有人来耕耘。
美好的月亮映照着往昔的故事,处处残花触动着心中的情感。
曾经向谁展示过娇艳,随遇而安赢得了名声。
应该是在侍奉吴王的宴会上,兰舟悄然穿梭在迎接与送别之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春景图。开篇“魂兮槜李城,犹未有人耕”两句,设置了一个幽静无人的场景。“槜李城”应是指古时某个地方的名称,这里被赋予了寂寞冷清的意境。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但这里却尚未有农人耕作,可见一片荒凉。
接下来的“好月当年事,残花触处情”两句,则是对美好时光和逝去情感的吟咏。“好月”指的是明亮而又温柔的春夜,“当年事”则暗示了往昔的情事和旧梦。春天的月色,总容易勾起人们对于过去美好的回忆。而“残花触处情”,则是在说即使是凋谢的花朵,也能引发无限的情思,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情感的痕迹。
“向谁曾艳冶,随分得声名”两句,则是一种自问自答。诗人似乎在询问自己的美好才华和成就究竟是对着何人展现,又或者是在哪个领域获得了声誉。这里的“艳冶”形容的是才华横溢,但又带有一丝哀愁,因为这份才华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
最后两句“应侍吴王宴,兰桡暗送迎”,则是在表达一种期待和渴望。诗人希望能够像古时的美女一样,得以参与吴国国宴,与君王共享欢乐。而“兰桡”指的是宫廷中的曲折回廊,“暗送迎”则是一种无声的欢迎和期待,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于荣耀和认可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夜月色、花朵和个人才华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荣耀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逝去情感的追念和未来的憧憬,是一首蕴含深意的咏春诗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日同诸贤登高甘泉山·其二
泉山一方高,其高能几何。
不能千尺耳,罗浮之丘阿。
罗浮自海岸,万丈突巍峨。
以顶等高卑,未知孰为多。
此山系望远,地位累坡陀。
此山可远望,紫气腾冲和。
望之已可爱,而况来登歌。
即事既已高,万丈如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