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广阳山道中》
《广阳山道中》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峡还何地,杉松郁不开。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地胜纡王事年饥吏才

难将忧旱意,涕泣蒿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蒿莱(hāo lái)的意思:指人的气质或品行不好,行为不端正。

吏才(lì cái)的意思:指官员的才能和能力。

年饥(nián jī)的意思:年饥意指年年饥荒,形容连年灾荒,民不聊生。

杉松(shān sōng)的意思:指人品高尚、言行正直,像杉木一样坚定不移。

涕泣(tì qì)的意思:流泪哭泣

王事(wáng shì)的意思:指国家政务,也泛指与国家有关的事务。

雨色(yǔ sè)的意思:指雨天的景色或雨后的景色。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在《广阳山道中》中的作品,通过描绘行经广阳山道时所见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首联“出峡还何地,杉松郁不开”,开篇即以“出峡”引出旅程的开始,暗示了从狭窄的峡谷进入更为广阔的天地。然而,“杉松郁不开”则描绘了一种虽有生机却显得压抑的景象,杉松密布,似乎难以透出一片光明,预示着旅程的艰难与挑战。

颔联“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自然氛围。雷声轰鸣,仿佛从千座山峰之间落下,雨幕如同万座山峰涌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暴雨倾盆的壮观景象。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壮丽,也隐含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敬畏之情。

颈联“地胜纡王事,年饥损吏才”,转而关注社会现实。诗人提到尽管地理环境优美,但因年成歉收,官吏的能力和资源都受到了损害。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映,也是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尾联“难将忧旱意,涕泣向蒿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悲痛。面对干旱的威胁,诗人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泪水如泉涌般洒向荒草丛生之地。这一联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自然现象影响人类命运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现实关怀相结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情怀。它不仅是一次自然之旅的记录,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世关系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梅花五绝·其五

白鹤峰头着缟衣,醉骑鹤去几时归。

蛮诗数首传谁相,写出杭州玉雪妃。

(0)

夜坐评史.东汉书

羡渠二子着先鞭,未把文章许范传。

远出孟坚畦径下,谩誇笔势舞翩翩。

(0)

清明后一日

老年光景转风轮,惆怅清明又一春。

飞燕双双新旧恨,长亭五五往来人。

揩磨病眼朱成碧,补接新花假像真。

要觅西江千斛水,拂衣径去洗缁尘。

(0)

接花

枝头信手夺春工,要借并州一割功。

瓜柳皮粘混金碧,梅桃根换变铅红。

笑谈自分求孙叔,形似应难想孟公。

却怪后皇同种橘,过淮便隔马牛风。

(0)

游南山天宁寺

客里尘騑未着鞭,短篷送我访幽禅。

横空云冒临江寺,夹岸山随下濑船。

谩借一觞追胜概,暂分半日洗尘缘。

城头梅角声孤起,掉首空归又晚天。

(0)

题洪复翁诗卷后二首·其一

袖中光燄照崖垠,诗律雄浑远有源。

近藁自成新句法,束书不叛旧游门。

折芳梅下人双屦,话别沙头酒一樽。

健笔世间谁措手,老夫先拟举降幡。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